卡夫卡谈话录

卡夫卡谈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奥) 卡夫卡 口述
出品人:
页数:201
译者:赵登荣
出版时间:2015-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737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卡夫卡
  • 谈话录
  • 外国文学
  • 传记
  • 文学
  • 访谈
  • Kafka
  • 奥地利文学
  • 卡夫卡
  • 文学
  • 哲学
  • 对话
  • 存在主义
  • 现代主义
  • 小说
  • 思想
  • 语言
  • 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卡夫卡谈话录》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诺施记述的卡夫卡即兴谈话录,雅诺施比卡夫卡小二十岁,是其同事的儿子,经常去卡氏就职的布拉格劳工工伤保险公司探访他。卡夫卡作为“相当富有的父母的唯一的儿子”和公司法律处处长,一辈子生活在威压当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专横如暴君,对唯一幸存的长子卡夫卡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大学时甚至逼其放弃酷爱的文学专业,改修法律,影响笼罩其一生。

“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职员生涯的万般无奈,令表面的卡夫卡之下顽强生长着一个文学的卡夫卡。本书谈话发生的时间跨度,在1920年3月底雅诺施初次拜访卡夫卡和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离开保险公司去疗养之间。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工间休息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环形道的边走边聊,见证了晚年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貌不惊人的“鬼才”的许多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生前比较寂寞,逝后才为世界所惊觉,从而赢得盛名。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古斯塔夫•雅诺施,1903年生于多瑙河支流德拉瓦河畔的马尔堡(1918年归南斯拉夫,南名为马里博尔,今属斯洛文尼亚,临近奥地利),在布拉格长大,先后在布拉格、埃尔博根和维也纳上大学。他创作轻音乐,著有以音乐和音乐家为题材的书籍多种,因而在家乡颇享盛名。二次大战期间他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1968年在布拉格逝世。

赵登荣,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资深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副主任、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德语组组长等。主要译著有《井中男孩》、《荒原狼》、《保护网下》、《悲剧的诞生》、《致亲爱的母亲》、《海涅全集》第九卷、卡夫卡短篇小说等。

目录信息

译本序 叶廷芳
本书的历史(自序) 古斯塔夫·雅诺施
卡夫卡谈话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soul大保健

评分

你的诗里还有许多喧闹。喧闹妨碍表达。 我是灰色的,像灰烬。一只渴望在石头之间藏身的寒鸦。 一个人逃脱不了他放到世界上来的妖魔。坏事总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您谈得更多的是事情在您身上唤起的印象,而不是事件和事物本身。您在抚摸世界,而不是去把握世界。这还不是艺术,这种印象和感情的表达不过是对世界的小心翼翼的摸索。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是悲剧性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就是卡夫卡版本的南华经吧。。。很难想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随口一说就是这么深刻的道理,可见卡夫卡对所有问题都经过了如何的深思熟虑。这本书要常看常新。

评分

质疑真实性几何的,雅诺施明显有做过笔记啊。怀疑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种随时奥义哲学流的,去看他的书信集,卡夫卡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画风啊,而且当时那种“高谈阔论”的风气,出门随便砸一个人都是出过诗集的…和现在有什么可比性么?

评分

不得不佩服,卡夫卡的预见性。关于犹太人的命运,机器世界,世界大战。而卡夫卡说的话,真是惊叹,一个人得有多悲观才能这样?然而,正因为悲观,他才温柔。而我们爱他这份温柔。还有,他的语言里的比喻太好。好想跟卡夫卡一起散步在布拉格街道上啊!而读到最后,竟然要哭。一个好好说话的人,突然就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