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時報文化
作者:小澤征爾
出品人:
页数:328
译者:賴明珠
出版时间:2014-12
价格:NT$350
装帧:
isbn号码:9789571361482
丛书系列:村上春樹作品
图书标签:
  • 村上春树
  • 音乐
  • 村上春樹
  • 音樂
  • 小泽征尔
  • 随笔
  • 日本
  • 日本文化
  • 音乐访谈
  • 小澤征爾
  • 古典音乐
  • 指挥家
  • 音乐家
  • 艺术人生
  • 音乐创作
  • 国际大师
  • 音乐教育
  • 音乐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說家向音樂大師討教

「這麼說來,我從來沒有好好談過這些事。」

對於貝多芬和馬勒的新詮釋、卡內基廳的戲劇性復活音樂會、分別與卡拉揚和伯恩斯坦共度的歲月,以及,為年輕世代所做的薪火傳承。

面對一心追求「心聲」的小說家,指揮家坦率地就音樂侃侃而談。

在東京、在世界各地、不同場所,

一起聽音樂,愉快地共度一段時光。

和舉世無雙的指揮家、輝煌的心靈深刻接觸

小說家謹記整理,留住珍貴的談話

好的音樂究竟是什麼?《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為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圍繞著音樂這個主題之間的對談。他們談到了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歌劇、馬勒的音樂、小澤征爾的恩師齋藤秀雄,與卡拉揚、伯恩斯坦的過往回憶等。

本書是作為小澤征爾頭號粉絲的作家村上春樹,從二○一○年十一月開始到隔年七月,對小澤征爾所做的訪談文章;從日本東京、神奈川村上春樹的家中,到夏威夷、瑞士、日內瓦往巴黎的列車中,都有兩位名家對談音樂的軌跡。村上春樹就按著對談時的錄音,以及當時的記憶,動筆將兩人的談話化為文字。

但這既不是報導文學,也不是人物論,而是村上只想以「一個音樂愛好者,和小澤征爾這一位音樂家,盡可能直率、坦白地談出彼此對音樂的內心話。」另外,也寫到如今是頂尖指揮家也曾只能睡在電影院、在歌劇院指揮還被喝倒采的過往、唱片錄音的幕後花絮、法國號換氣的真相,以及,好的音樂和好的文章之間究竟有什麼共通的地方。

讀畢本書,看見一流指揮家那閃耀輝煌的心靈之時,彷彿也經歷了一場洗禮,享受了「美好的音樂」。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小澤征爾

日本指揮家,1935年生於中國瀋陽。六歲隨父母回日本,十六歲於桐朋學園大學師事指揮家齋藤秀雄。1959年在貝桑松國際指揮大賽中奪冠而獲矚目,後又和卡拉揚與伯恩斯坦等大師學習。曾任多倫多交響樂團(1965-1969)、舊金山交響樂團(1970-1977)與波士頓交響樂團(1973-2002)音樂總監,2002年至2010年擔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

村上春樹

1949年生於日本京都府,出生後不久即搬到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1979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作品中譯本至今已有六十餘本,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採訪報導等。

譯者簡介

賴明珠

1947年生於台灣苗栗,中興大學農經系畢業,日本千葉大學深造。回國從事廣告企畫撰文,喜歡文學、藝術、電影欣賞及旅行,並選擇性翻譯日文作品,包括村上春樹的多本著作。

音樂審訂者簡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台北。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自十五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之本事》、《聽見蕭邦》與《遊藝黑白》等專書九本,亦為古典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

目录信息

前言──和小澤征爾先生度過的一段午後時光 村上春樹
第一次
漫談貝多芬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從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開始
卡拉揚和顧爾德,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顧爾德和伯恩斯坦,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塞爾金和伯恩斯坦,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無論如何都想指揮德國音樂
五十年前,開始迷上馬勒
何謂貝多芬曲的新演奏風格?
伊梅席爾的鋼琴、古樂器演奏的貝多芬
再談顧爾德
塞爾金和小澤征爾,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內田光子和庫特・桑德林,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間奏曲1
談唱片迷
第二次
卡內基廳的布拉姆斯
卡內基廳令人感動的音樂會
和齋藤紀念樂團演奏布拉姆斯
日後追加的短採訪
法國號換氣的真相
間奏曲2
文章和音樂的關係
第三次
一九六○年代發生的事
當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時
總譜仔細讀到滾瓜爛熟
從泰雷曼到巴爾托克
春之祭的逸事
小澤征爾指揮的三種《幻想交響曲》
一個無名青年為什麼這麼能幹?
日後追加的短採訪
莫里斯・裴瑞斯和哈洛德・鞏貝格
間奏曲3
尤金・奧曼第的指揮棒.
第四次
古斯塔夫.馬勒的音樂
身為先驅的齋藤紀念樂團
伯恩斯坦指揮馬勒曲子那段時期
連有那種音樂都不知道
馬勒曲子演奏的歷史性變遷
在維也納如何瘋狂
第三號和第七號似乎有點「可疑」
小澤征爾+齋藤紀念所演奏的《巨人》
樂譜的指示總之非常詳細
何謂馬勒音樂的世界公民性?
小澤征爾+波士頓交響樂團所演奏的《巨人》
馬勒音樂結果的前衛性
現在依然繼續在改變的小澤征爾
間奏曲4
從芝加哥藍調到森進一
第五次
歌劇真愉快
本來我是個和歌劇比誰都無緣的人
弗蕾妮的咪咪
卡洛斯・克萊伯
歌劇和導演
在米蘭被喝倒采
辛苦遠不如快樂多
在瑞士的一個小鎮
第六次
「並沒有一定的教法。每次都是當場邊想邊做」
後記 小澤征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稍微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读者都知道,村上春树是名作家里为数不多懂音乐、迷音乐的异类,摇滚、民谣、爵士、布鲁斯、古典穿插迂回,听得很杂。他作品的趣味、情调很大一部分是由音乐撑起,《挪威的森林》就是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歌名,影响了很多文艺青年。此前他写的两册《爵士乐...  

评分

书很早就买了,但是这书太松散,一直没心情静下心来看这种对话记录,你一句我一句看得很累。终于学校差不多申请完了才翻出来看。这是一位作家(村上)和音乐家(小泽)听着唱片的聊天记录。 村上的音乐素养可以概括为『好奇的外行』。听得很多,收集碟片,比较录音版本,思考文...  

评分

音乐,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也是一种不需要被翻译的世界性语言。在音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相通的。 初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定会非常喜欢,就是没有理由的那种坚信。就像你初次看见一个人,没有任何由来的喜欢她一样。村上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书...  

评分

评分

有些书拥有某种很奇异的特质,初拿到手,就像靠近一个有所耳闻、很想结识的人,不知如何与他熟络起来,只得违逆心性,硬着头皮套近乎。慢慢地,找对了交流的频道,从最初的生疏不解,到逐渐进入他的世界,相处的姿态越来越舒适,并且不断感受到:看似高冷的他,原来是一个这么...  

用户评价

评分

以为会是因不了解音乐而感觉懵懂沉闷的阅读,结果实际上在两天的时间里,经常冷不丁跑出来一些回忆,不能说牵强,但确实是尽量把自己往那阅读里靠近产生的东西。比如因为杨纳杰克想到《1Q84》,因为法国音乐学院想到电影《贝利叶的一家》,看到萨尔斯堡想起曾经的旅行,还有闪现的James Joyce和Dubliners,以及几乎要拍桌大喊出来竟然会在这里出现的宇多田光。美好的音乐就像美好的文字,无论再多也不嫌多啊 。

评分

此書應該搭配CD發售,效果更佳

评分

中文版不带CD啊,可惜了的。

评分

真摯、動人。小澤對音樂透徹地理解,同時親切待人,毫不介意音樂愛好者 川上的各個問題。一一認真回答。

评分

CD听过几遍了,今天粗粗地翻了一遍书,最受用的还是第一部分,关于协奏曲演奏理念风格由指挥亦或独奏者决定的实际案例分析,进而关于协奏曲不同版本风格差异的讨论。其它的内容似乎更多集中在音乐会、指挥家、歌剧、文学与音乐关系等古典音乐边缘专业知识解析或集锦上。虽不能全懂,但细想也并无理解上不可逾越的障碍。文艺的方法论一定是相通的,兴趣,基于兴趣的学习,特别是跨界的融合,永远是一切自我愉悦或者叫成就的基础。仅此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