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鼓声》是村上春树的游记,时间为1986-1989年,游历地区为欧洲,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作者听得的微乎其微的“远方的鼓声”,最终成了您手头上这部可触可观的《远方的鼓声》。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文笔也幽默有趣,可读性很强。
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村上《远方的鼓声》近来是我的如厕书,一贯的村上气场,赖明珠的译笔浅白而舒畅,读来兴致盎然。 今天蹲马桶读到《意大利的邮政事件》,村上大谈意大利邮政的糟糕,可气又可笑。 但在这看似灌水的文字里,总能捞上一些干货。 比如,村上说意大利人根本不打算改善现状,“主...
评分就个人来说,比起游记中的景物,我似乎更中意活色生香的真实景物。 不然,小说里的精妙景物片断也好。 不过,对于村上春树这样写作的人,对于《远方的大鼓声》这样特殊的游记,是可以网开一面的吧。 “远方的大鼓声 邀我作漫长的旅行 我穿上陈旧的外套 将...
评分習慣了都會擁擠繁忙的意象,像村上春樹總令人和咖啡廣告聯想在一起的日本小說家兼翻譯家,在鱗次櫛比的帷幕建築光鮮的倒影中找尋自己可能的面貌,訴說著遺失在城市中快速生活步調中的悠閒快活,不管是不是仍有勇氣流連於刻意營造氣氛的咖啡館裡,或許就有村上春樹筆下那麼一個...
评分那个译本叫做《远方传来的大鼓声》,或许这长一点的句子更适合村上那淡而悠长,平静的笔风与性格吧,所以我喜欢。 读它的时候是6年前了,那时候的生活就似村上的一部作品,平静的下面是失望,懊悔,气愤,争吵,无奈,酝酿,期待,改变---,可看到的我,一直一直的,如...
评分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村上的旅行总是妙趣横生。就像《挪森》中的绿子善于写游记一样,村上的文字也浪漫可爱得“一塌糊涂”,直接就可以拿来转述给朋友们听,而且保证可以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村上去希腊还会坚持慢跑,这确实很值得一写。希腊的大妈们一惊一乍之间,我已经笑得...
游记是我不喜欢也写不好的一种文体,可是这本很好看,有点像小说
评分一个没有用脚步丈量过,用胃容纳过的地方,无法标记为“去过”。
评分就没有人为我们画上一幅?远离故国的三十八岁作家和他的妻,餐台上的啤酒,差强人意的人生,以及碰巧赶上的午后阳光。
评分在到罗马的火车上看完,对即将开始的旅程有点胆战心惊。注定不是和村上一样的旅人,但很赞同他作为全书收尾所说的,「疲惫才能增长知识,劳顿才能带来欢愉」。没在耳边响起过什么鲜明的远方的鼓声,但每至一处未曾踏足的土地,总觉兴奋与新鲜。
评分一两篇看还有些无趣乏味,整本书看下来就有一种内在连贯的气质和态度在,希腊篇之后有些篇章很有趣,我尤爱他偶尔提到吃食的段落,又自然又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