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唯一自传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
一位20世纪传奇人物平生所著的最不同寻常的私密自传
——《每日电信报》
一本彻底出乎意料的里程碑之作
——戈登•伯恩,《卫报》
迪伦充满思想和迷人魅力的《编年史》让所有人为之惊艳
——尼克•霍恩比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美国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对当代流行文化影响深远,并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上世纪60年代,迪伦以抗议歌手身份成名,被当时一代青年视为民权和反战的代言人;之后凭借饱含深刻寓意的歌词与突破性的音乐创作,其影响力横跨半个世纪一 直延续至今。而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像一块滚石》、《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等,至今仍在广为传唱。
在这本自传里,鲍勃·迪伦不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或诗人,他只会告诉你:鲍勃·迪伦是如何成为鲍勃·迪伦自己。 鲍勃·迪伦属于那种不可归类的艺术家。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永远是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旁观而保持距离,正如托德海因斯执导的迪伦传记电影的...
评分平安夜,外面很冷。于是,我洗好了澡,就窝在在公寓寝室,读鲍勃·迪伦的回忆录第一卷《像一块滚石》(PS:不过它的英文名并不是如此,而是Chronicles编年史)。那种悠然自得的叙述调子,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读鲍勃的文字,就像在寒冷的冬夜我又洗了个暖乎乎的热水澡。全书...
评分两个多月前看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搞成了行为艺术:每天看一段时间,放一张鲍勃·迪伦的唱片边听边看,结果听了不到十张就读完了——说明这本书内容不算厚实——现在还剩下十几张唱片,不知道是该继续听完,还是等他的第二本回忆录出来后再听。 在对摇滚乐稍有了解的人们那里,...
评分有一天,大概是高中时的某一天,我把给了我一本书,名字叫《像一块滚石》。他并没有看过这本书,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抗议歌手或者摇滚歌手,更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bob dylan是何许人。他给我这本书仅仅是因为他们公司的业务出版,免费得到了它,所以就把它给我了。 所以你看,人们...
评分把藏在cd櫃裡久違了的Bob Dylan唱片再拿出來,邊看邊聽,不知道為何Chronicles要翻譯為像一塊滾石,但Like a rolling stone真是Dylan一首感染力極強的歌曲,但以這歌為名的書,對我來說,和Like a rolling stone這歌相差很遠,頗為失望。這不是Bob Dylan的自傳,他只是選擇性回...
16年末开始读的,开始时每次只能看上几页,读得慢得不像话,最近半年越翻越快。日子流淌,跳跃,在结尾闭合成一个有着明亮金属质感的圆。尝试用零碎的词语拼凑着他给我的感觉,首先跳出的是:敏感,诗性,坚韧与热忱。看着他一点一点地靠近梦想,靠近今天,心里也被雀跃一点点地填满了。
评分翻译略多bug,五星给迪伦
评分dylan 慷慨,为其友人留了太多时空。
评分有朋友钟爱迪伦,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理解她的钟爱。迪伦对我这种英语不好,且对美国历史不熟悉的人,已经不只是艰涩,而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的结果。这本书读了很久,断断续续,直到最近系统整理摇滚乐史到60年代,才开始能理解迪伦的这本“传记”在说些什么。其实我不太关心迪伦不同的阶段都创作了什么,也不是那么在意他对民*木又*和zheng治都做了什么他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一个人,对自己思想成长的脉络如此梳理,如此让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内心成长,如此无论困苦还是荣光地真实地面对自己,本身就很精彩。或许这也是我朋友钟爱迪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书里面有一段不是那么重要的话,却让我记得非常清楚:迪伦的外婆对迪伦说,幸福不在任何一条路上,幸福本身就是路。她让迪伦要待人和善,因为每一个人都在打一场艰苦的仗。
评分迪伦就这样,在长久的意料之中和突然的意料之外,夺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较之迪伦的唱片,我竟然更喜欢这本自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