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唯一自传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
一位20世纪传奇人物平生所著的最不同寻常的私密自传
——《每日电信报》
一本彻底出乎意料的里程碑之作
——戈登•伯恩,《卫报》
迪伦充满思想和迷人魅力的《编年史》让所有人为之惊艳
——尼克•霍恩比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美国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对当代流行文化影响深远,并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上世纪60年代,迪伦以抗议歌手身份成名,被当时一代青年视为民权和反战的代言人;之后凭借饱含深刻寓意的歌词与突破性的音乐创作,其影响力横跨半个世纪一 直延续至今。而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像一块滚石》、《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等,至今仍在广为传唱。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了王晓峰的评论,并且很担心会否如同他所言,这是一本“意识流”读本,更是为翻译质量深深担忧。 因为搜寻英文电子版未果,最后还是买了本中文版。 事实再一次告诉我,盲从他人是可笑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Dylan在这本编年史第一卷里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
评分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了王晓峰的评论,并且很担心会否如同他所言,这是一本“意识流”读本,更是为翻译质量深深担忧。 因为搜寻英文电子版未果,最后还是买了本中文版。 事实再一次告诉我,盲从他人是可笑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Dylan在这本编年史第一卷里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
评分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了王晓峰的评论,并且很担心会否如同他所言,这是一本“意识流”读本,更是为翻译质量深深担忧。 因为搜寻英文电子版未果,最后还是买了本中文版。 事实再一次告诉我,盲从他人是可笑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Dylan在这本编年史第一卷里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
评分在这本自传里,鲍勃·迪伦不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或诗人,他只会告诉你:鲍勃·迪伦是如何成为鲍勃·迪伦自己。 鲍勃·迪伦属于那种不可归类的艺术家。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永远是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旁观而保持距离,正如托德海因斯执导的迪伦传记电影的...
评分原名Chronicles应该翻译成《历代纪》。 Bob Dylan 抱着膝盖,一双欲言又止的眼睛望着你,阳光勾勒着蓬松的头发。Dylan的民谣代表着一个时代,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耳边放着他的专辑,重新思想着Dylan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永远都不是主流,对于任何道貌岸然的东西保持着警惕...
可能那个时代就是需要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译本太差扣一分。
评分他民谣唱尽人世百歌,他一生也如民谣与诗。而这本书篇章结构的布置,段落文字的提炼,他对民谣与人生的思考,也正如他的歌曲作品一般的风神;后半部分写得尤其精彩。
评分历时五年终于读完!他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我是什么时候想起来了读一点儿。。
评分这和《像一块滚石》是一本书啊……
评分虽然名为编年史,但却是用彻底打乱时序的方式来写的,迪伦的叙事不停在他人生的各个重要时间点跳动,读起来却很顺理成章。此外,编年史的叙事风格非常文学化,让人想起风格大师纳博科夫那本独特的自传《说吧,记忆》,是一种超越时间的个人化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