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姬中宪
出品人:
页数:3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2
价格: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444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社工
  • 姬中宪
  • 随笔
  • 人生
  • 好书,值得一读
  • 社会工作
  • 找到你自己
  • 成长
  • 孤独
  • 自我认同
  • 内心挣扎
  • 青春
  • 心理成长
  • 情感共鸣
  • 自我和解
  • 现代生活
  • 心灵疗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姬中宪近年来的杂文随笔集。

他以亲历者的身份,披露中国社工和公益界的新鲜事,也从切身体验出发,描摹时代的种种奇观。从言必谈“社工”,到后来渐渐淡化这个词,直到最后打通社工与社会的界限。身兼作家与社工的双重身份,他将文学的细节感与戏剧性、社工的人文底色与社会视角,融汇在字里行间。

这是一本话题之作,也是一次难得的跨界书写。

作者简介

姬中宪,1978年12月出生,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第一代专职社会工作者,现执教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社会工作》等报刊开设专栏。同时专注于文学创作,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多部。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花城》《上海文学》《天涯》《百花洲》《小说界》等,曾获首届华语文学创作笔会最佳小说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等。

目录信息

一、不在场的主角
中国式社工的心路历程,也是一段段真切的人生故事
父母在,不远游
歧路问远方
不为人知的社工
浦东社工,重新出发
园丁的故事
不在场的主角
三十年,如一日
二、成长的烦恼
细数社工界“家事”,直面公益行业的麻辣话题
低收入的社工是可耻的
让一部分社工先富起来
除了钱,社工还有什么
名不正、言不顺的社工
社工与空手道
成长的烦恼——浦东社工协会十年十问
助人大家庭中的社工
柏阿姨是不是社工
从盗版到取经: 内地社工的“北斗之旅”
社工界的专家与外行
司法社工“七宗罪”
一个不想当演员的社工不是好志愿者
最好的公益人不是社工
浦东社工为何离开浦东
选专业不是选人生
公益界的“国进民退”
12个愤怒的男人
做一个“有文化”的社工
公益的细节
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给社工毕业生的一封信
三、汶川至雅安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雅安地震,中国社工的亲历与反思
灾害社工: 从百年一遇到随时待命
月亮照常升起——都江堰社工日志
都江堰至德阳
上海社工的成人礼
重返都江堰——2009年社工督导报告
别让灾难变成救灾者的狂欢——写在雅安地震之后
地震后,社工做什么
给灾区志愿者的10个建议
四、“两个中国”
嬉笑怒骂,情真意切,放眼“天下事”,写出“这一代人的爱与愁”
流行观点是毒药
莫做“坏教育”的帮凶
中国人的“数字化生存”
仪式与形式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富士康聘请了社工
不会玩的人不幸福
“不知如何降下来”——给更高、更快、更危险的中国
每年都有一个春天
上海“老娘舅”现象的社工观察
全民焦虑,社工何为
春节处处是民生
停车礼让与恶意猜测
智慧比善良更重要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
伦敦奥运开幕式的人文细节
七〇共识
漫长的青春期
谁制造了“中国式嫉妒”
天下本无事,庸人勿扰之
孩子,如果你是范冰冰
“两个中国”
给女儿的一封信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书名就看出来了,作者虽然是这个行业的元老人物,但是尚未到“不惑”的境界。不过,究竟骨子里就是个叛逆青年,还是会随着阅历而“不惑”“知天命”,谁也说不准,大概作者自己也说不准。 我很佩服作者的直面现实的勇气,以及身为...  

评分

罗永浩在“一个创业者的故事”系列的最后一场表达了这样一个思维和想法:我爱这个世界。这个思维的表达对我的触动很大,在一个饱受争议又颇有性格特点的“名人”身上,爱世界、爱祖国、爱社会等类似口语是出自有“情怀”和“有思想的人大多是不合群”的的罗永浩之口,确实让我...  

评分

有这样一群人——社工 文/烟波浩渺1980 很多人在没读过此书之前,多数人都会混淆“社工”和“志愿者”之间的概念是什么。我问过同事们,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社工就是志愿者吧。 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说起这个词我能想到也只能是志愿者,而且是没有收入,奉献的是爱心和热情...  

评分

作者姬中宪,此书《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这是他近来的杂文随笔集。零零散散,断断续续,却始终围着社工来展来。那其实在读此书之前,我对于社工这个概念也是模糊的。终究是为什么没有与世界言和?那什么是社工?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书中。 作者从大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剧场中国

评分

第一次在先锋书店遇到,第二次在南宁书城遇到。一看便停不下来。当下的中国社工在他的笔下呈现。

评分

2016.10.17.细读了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尤其是第四部分。作者自评“愤青”,是真的。倒真是个能写之人。羡慕能写的人。

评分

果然这本书下面的评论生动的展现了目前这个专业在中国的认知度。。。

评分

作者文笔不错,既有感性的描述,又有理性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