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2012年所作,他类游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行走于英国各种道途,记下一路上的所见所思,言说这些道路和他自己的故事,它们如何通往英国之外的世界和她们所构成的脉络。他的散文机智优雅、精巧而不晦涩。他所做的不是单纯的游记,而是将哲学和文学覆盖到他的步行旅程之中。这最终是一本关于人和地方之间关系的书,他探究的是我们是如果被我们所经过的风景所塑造
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出生于1976年,是剑桥的院士,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等。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展现了当代旅行写作新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其中首部《心事如山》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广受好评,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受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麦克法伦的散文机智博雅,精巧而不晦涩,《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文/严杰夫 近年来,在都市白领中,徒步作为新的旅行方式慢慢流行起来。我们单位近些年来也“跟随潮流”,每年都会举办两次徒步活动。去年,出于好奇心,我也报名参加体验了一把。在印象中,徒步在流行之前,与登山一样,是一种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体质水平才能参与的活动项...
评分一位剑桥学者的行走散记。“写字和步行都是连续不断的动作,是一系列行动的针脚,始终不渝地前进在那一道接缝或水流中。” 关于行走、追溯的文字,无论虚构和写实,似乎都有种“向外走得越远,向内看得越深”的倾向,常常带着自省的意味。(此时想到了完全无关的《所罗门之歌》...
评分一位剑桥学者的行走散记。“写字和步行都是连续不断的动作,是一系列行动的针脚,始终不渝地前进在那一道接缝或水流中。” 关于行走、追溯的文字,无论虚构和写实,似乎都有种“向外走得越远,向内看得越深”的倾向,常常带着自省的意味。(此时想到了完全无关的《所罗门之歌》...
评分罗伯特·麦克法伦 (Robert Macfarlane)出生于1976年,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我们穿透风景,在风景中寻找更美的世界;风景也穿透我们...
评分文/严杰夫 近年来,在都市白领中,徒步作为新的旅行方式慢慢流行起来。我们单位近些年来也“跟随潮流”,每年都会举办两次徒步活动。去年,出于好奇心,我也报名参加体验了一把。在印象中,徒步在流行之前,与登山一样,是一种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体质水平才能参与的活动项...
道路学,这个太有趣了,完全改变了行走时的思考指向
评分如果要將麥克法倫的“行走文學三部曲”按喜好排序,應該是心事如山、古道、荒野之境。心事如山懷著征服探險的雄心,古道則蜿蜒厚重回到起點,是探險家的心境在長期與自然的交往中變得深邃平和,冒險變為歸返,歸返成為冒險。
评分2015年第72册。毕业前在南大图书馆借的最后一本书,是年初自己荐购的。配合着谷歌街景,我见识了肯特郡海边危险的异托邦,乔纳坦葬身的贡嘎雪山和作者祖父心心念念的苏格兰山区。没有人的风景,终归只是自然。唯有人的故事能够撑得起如此有血有肉的一本佳作。
评分「只是靜坐在書桌前要寫出這本書是不可能的。本書的主題是道路、步行和想像間的關係,因此,其中的許多思考都是在步行時完成的,而且也只有在步行時才能完成。」——這無疑是我看過最好的遊記了,作者無疑是文藝頭腦好又具有行動力的,劍橋大學的院士,研究的範圍也很廣。這本書(翻譯過來的)文字流暢好讀,語言像散文詩,但看起來又像是記敘文(很多人物很多故事),有時又像是博學之人寫的「論文」。印象最深的一章節是描寫行走世界上最危險的古道之一:The Broomway(布魯姆道)⋯⋯閱讀這種知識淵博,又有豐富經歷的人寫的東西,就是感受特別好啊!
评分“行走三部曲”之三。作者博学。于行走中注入哲思与文化,呈现不一样的风景与人文。优美且厚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