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之不朽

女子之不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李国彤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14
价格:CNY 3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58513
丛书系列:新民说·海外中国学
图书标签:
  • 妇女史
  • 性别史
  • 明清史
  • 性别研究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新民说
  • 历史
  • 社会学
  • 女性成长
  • 自我觉醒
  • 独立精神
  • 社会观察
  • 女性力量
  • 不朽之志
  • 内心世界
  • 现代女性
  • 自我实现
  • 情感独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命的意义何在?翻开史册,明清时期的节妇烈女、诰命贵妇以及教子有方的贤母不绝如缕。掩卷扼腕之际不禁令人深思:历史中的妇女是如何考虑人生不朽的?这种想法又如何影响她们的生活?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从女教、女学及妇女启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时期女教传统之衍变和才女文化之兴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妇女启蒙观念及其在国家民族话语中的变奏。

人生的意义何在?虽然明清妇女不能在庙堂之上建功立业,但她们同样也关注着人生的不朽。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从女教、女学及妇女启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时期女教传统之衍变和才女文化之兴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妇女启蒙观念及其在国家民族话语中的变奏。明清女教极力把妇女纳入到整饬家庭秩序、巩固王化基础的社会系统中,无论是女教书的条文,还是文人撰写的妇女墓志碑文,都充斥着对妇道母德的颂扬。在这种大环境下,闺秀才女虽以妇道母德为行为尺规,但仍不懈地追求女学。她们在文学创作中陶冶情操、发古今之幽思,并通过著作昭示其责任意识和“不朽”观。

这一力量的蓄积正是晚清男女平权运动萌发的远因,嘉道以降,女教和女学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冰心、苏雪林、丁玲等一大批新知识女性向我们走来。

作者简介

李国彤,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汉学研究硕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历史学博士。曾就职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思想史研究室,现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校区历史系副教授。已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包括“Imagining History and the State: Fujian Genteel Ladies on the Road,” in The Inner Quarters and Beyond: Women Writers from Ming through Qing, edited by Grace Fong and Ellen Widmer (Leiden: Brill, 2010),《明清妇女著作中的责任意识与“不朽”观》(《燕京学报》新20期,2006),“In Quest of Immortality: A Perspective of Chinese Women’s History” (香港大学编《明清史集刊》,2005)等。

目录信息

目录:
导论......1
女教篇
第一章“天下无不可教之人”:明清女教书......29
一、 官、私修订女教书......30
二、 明清女教书之嬗变......35
三、 女教书与士人家教......47
第二章“但求片石志吾墓”:母德与妇道......50
一、 母德:操舟渡人......51
二、 妇道:节烈与抚孤......59
三、 尼冠与妇女的家庭角色......69
女学篇
第三章“箴管与彤管并陈”:明清妇女著作中的责任意识与“不朽”观......79
一、 咏史:彤管言志......80
二、 寄外:彤管箴言......86
三、 教子:箴管慈教......91
四、 结集出版与追求不朽......96
五、 余论......101
第四章“逢君意气投”:明清才女的家庭和交游......105
一、 一门风雅:以家庭为中心的考察......106
二、 蕉园·随园:以社团为中心的考察......119
三、 明珠暗投:才女不幸的婚姻......130
第五章想象历史和王朝:福建闺秀之居家与羁旅......135
一、 风土景物......138
二、 旅居和返乡......142
三、 亲属网络......147
四、 闺秀传统及其遗产......152
妇女启蒙篇
第六章明清之际精英阶层妇女观念的变化......157
一、 妇女观念的变化与时代思潮......157
二、 精英阶层妇女观念的变化......163
三、 精英阶层妇女观念之影响......171
第七章从跨文化视角反思戊戌时期的妇女启蒙......175
一、 族群、宗教、时尚:各种反缠足话语......176
二、 跨文化视角:妇女启蒙在民族主义思潮中的变奏......185
三、 戊戌妇女启蒙思想的渊源与流变......189
第八章知识女性性别角色的现代转型......193
一、 家族教育:现代转型之萌发......195
二、 男女同校:现代转型之基础......200
三、 自由婚恋:现代转型之形成......204
四、 时代洗礼:现代转型之成熟......210
结语......216
参考文献......226
后记......23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印刷之前拿到样书到读完也有近一年了,一直没有下笔写书评。一方面因为我与作者千丝万缕的师门情谊;另一方面,也是我对从这些熟悉的资料中推陈出新的希望,在读完本书以后开始慢慢滑向了冷静的边缘。 因为材料的限制,欲结合中国女性自我的声音探讨其生活晚明...  

评分

一个有文化的女子要明大义,知荣辱,辨是非。同样这也是士大夫们需要的“贤妻”。 “女学”——旧时指以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四项内容教育妇女,也泛指女子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今,除了在特定的国学课堂上会出现这一概念,别处已难再寻觅她的芳踪。 ...

评分

从印刷之前拿到样书到读完也有近一年了,一直没有下笔写书评。一方面因为我与作者千丝万缕的师门情谊;另一方面,也是我对从这些熟悉的资料中推陈出新的希望,在读完本书以后开始慢慢滑向了冷静的边缘。 因为材料的限制,欲结合中国女性自我的声音探讨其生活晚明...  

评分

从印刷之前拿到样书到读完也有近一年了,一直没有下笔写书评。一方面因为我与作者千丝万缕的师门情谊;另一方面,也是我对从这些熟悉的资料中推陈出新的希望,在读完本书以后开始慢慢滑向了冷静的边缘。 因为材料的限制,欲结合中国女性自我的声音探讨其生活晚明...  

评分

一个有文化的女子要明大义,知荣辱,辨是非。同样这也是士大夫们需要的“贤妻”。 “女学”——旧时指以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四项内容教育妇女,也泛指女子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今,除了在特定的国学课堂上会出现这一概念,别处已难再寻觅她的芳踪。 ...

用户评价

评分

分层研究法、教育社会学、洋人研究成果,都很好,可是具体落实还差几步。北京大学历史系出来的学子,读者如兔爹不免总是期望读出点历史研究味道。通览全书,竟然无法享受快乐。可惜。

评分

分层研究法、教育社会学、洋人研究成果,都很好,可是具体落实还差几步。北京大学历史系出来的学子,读者如兔爹不免总是期望读出点历史研究味道。通览全书,竟然无法享受快乐。可惜。

评分

评分

分层研究法、教育社会学、洋人研究成果,都很好,可是具体落实还差几步。北京大学历史系出来的学子,读者如兔爹不免总是期望读出点历史研究味道。通览全书,竟然无法享受快乐。可惜。

评分

是陈述不是论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