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冀朝鼎193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论文,用英语写的,讲水利系统对中国历史的经济区影响,乃至对政治区域发展变化的关系。
该书论证了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和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同时还辩证地阐述了海河流域的开发,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江南围田的利用及山区土地的利用等。综观全书,作者以几个假设为基础:从秦至清农业社会结构的凝固(未作过多说明),水利建设服从于统治目的及气候对水利工程并无决定性影响(二者相关,在文中有反复论证)等,以中国统一与分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基本经济区”(可以看作“变量”),同时抓住水利事业这一因子进行考察。为了研究的方便,撇开了外部入侵、农民起义、商业及其他因素。
冀朝鼎(1903-1963 ),号筱泉,笔名动平。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朱诗鳌,教授。男,1936年12月出生,湖南汉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工建筑系。现任职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力发电工程系。
书评作者:杨联升 从秦汉到清中叶的中国史上,我们常可以见到些地理上可以自足自给的区域。此种消息,由历代郡国省道的划界多有相似之点可以看出,在这些区域中,农业最兴盛运输最便利区域的领有者,常能凭之为根据,以统治其他区域。此特别优越的地域,即作者所谓“经济锁钥...
评分《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成书于1930年代。字面上的关键词是“基本经济区”,背后的关键词是“水利工程建设”。放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朝代更迭过程中,在基本经济区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之间建立关联,在治水与基本经济区形成之间建立关联。于是,以一个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中...
评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许多年前,我还在读历史系的时候,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议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简而言之就是,秦汉时期中国经济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再往细分,秦朝偏黄河中游的汾渭地区,两汉则向下游发展。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中国经济核心区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
评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许多年前,我还在读历史系的时候,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议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简而言之就是,秦汉时期中国经济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再往细分,秦朝偏黄河中游的汾渭地区,两汉则向下游发展。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中国经济核心区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
评分提要: 本书有三点值得关注: 1.基本经济区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图借以解释古代中国统一与分裂的变动历史。 2.作者八十年前提取的观点,如今已成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中学历史课本中有专门一课讲“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为数不多的历史课中以经济视角分析的。 3.作者的人生...
作为奠基人,具有开创性,但每个章节内容寥寥无几,语焉不详,简单的罗列历史,说是基本经济区,其实就是水利工程,农业社会么,灌溉与水运息息相关,花个把小时浏览就好。
评分太正统了,论证太顺利
评分从渭河流域出发,逐步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乃至独特的“天府之国”的过程,就是基本经济区诞生的过程。理论先行的这本著作,现在只剩下了学术史的价值。
评分这是再版了么
评分从水利的角度研究了传统中国的经济区,角度独特很有启发性。但是可惜与我基于书名而产生的阅读目的不甚相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