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贝克尔对于歧视问题产生兴趣,起因是二次大战以来,歧视弱势群体者的议题,其篇幅在美国的报纸所占份量最多,尤其是歧视黑人这种事。这些议题虽然大多数涉及上教堂、上学和投票等非市场的活动,但也相当多的讨论涉及市场,贝克认为,市场歧视不只直接影响经济,间接更波及非市场范畴。
《歧视经济学》共分十章,先将重要定义和基本方法在第一章说明,接着第二章引用国际贸易理论详估歧视效果,第三章则讨论雇主歧视,第四章为受雇者歧视,第五章讨论消费者和政府歧视,第六章则建立一个综合讨论三~五章所剖析的各种歧视所造成的效果之理论模式,七~九章是对实际现象的应用,最后一章是结论。
加里•贝克尔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把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开拓了经济分析的新视野。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不是法经济学,只是经济学
评分吸取大师的观点!
评分非经济学出生,依然为清晰的方法论而折服。扣一星在于,作者并没有说服我量化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当然这个可能也不是经济学家能够做到的。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洗脑就是:在一个真正自由竞争的市场里,真正的歧视是不可能存在的。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所有无关乎效率的选人因素都会被慢慢淘汰掉。女性由于生育对生产效率的损害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在于生育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无法被企业内化的外部性,即使以反歧视的道德标准作为约束也无法解决这种失灵。
评分经济学的课本我也就是看到中微。手上一直有套《微观经济理论》没敢翻开。显然,我没有能力评价和吸收这本经济学博士论文。所以就打个平均分吧。等有能力了再回头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