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孙中山
出品人:
页数:48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4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0749
丛书系列: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孙中山
  • 历史
  • 政治
  • 中国政治
  • *三联@北京*
  • 中国历史
  • visionary
  • politics
  • 政治
  • 历史
  • 建国
  • 中国
  • 理论
  • 战略
  • 政治思想
  • 时事政治
  • 国情
  • 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学图书馆文库(第二辑):建国方略》是革命先驱孙文于1917年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又名《知难行易的学说》,是建国方略之“心理建设”,也是孙文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他以大量事实阐发了行而后知、行易知难的认识论观点:《实业计划》是建国方略之“物质建设”,其中对实现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作了详尽规划,是孙文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勾画的美好蓝图,《民权初步》又名《会议通则》,阐述了政府管理和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掌握的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建国方略之“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他在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因此人们惯称他为孙中山。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一系列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1921年,在广州组织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发起第一次国共合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194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早年接受教会教育,对世界局势具有深刻的认识。他是最早提倡以暴力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的革命者之一,“起共和而终帝制”。他提出的“三民主义”等政治纲领亦影响深远。晚年推动联俄容共、国共合作政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迅速发展,是海峡两岸都备受敬重的革命先行者。

目录信息

建国方略之一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
自序
第一章以饮食为证
第二章以用钱为证
第三章以作文为证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
第五章知行总论
第六章能知必能行
附录陈英士致黄克强书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有志竞成
建国方略之二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纽约英文版自序
中文版序
篇首
第一计划
第一部北方大港
第二部西北铁路系统
第三部蒙古、新疆之殖民
第四部开浚运河以联络中国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
第五部开发直隶、山西煤铁矿源,设立制铁炼钢工厂
第二计划
第一部东方大港
第二部整治扬子江
结论
第三部建设内河商埠
第四部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
第五部创建大士敏土厂
第三计划
第一部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
第二部改良广州水路系统
第三部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
第四部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
第五部创立造船厂
第四计划
第一部中央铁路系统
第二部东南铁路系统
第三部东北铁路系统
第四部扩张西北铁路系统
第五部高原铁路系统
第五计划
第一部粮食工业
第二部衣服工业
第三部居室工业
第四部行动工业
第五部印刷工业
第六计划
第一部铁矿
第二部煤矿
第三部油矿
第四部铜矿
第五部特种矿之采取
第六部矿业机械之制造
第七部冶矿(机)厂之设立
结论
附录一关于广州至重庆与兰州支线
之借款与建筑契约草案
附录二驻京美国公使芮恩施复函译文
附录三美国商务总长刘飞尔复函一通
附录四意大利陆军大臣嘉域利亚将军复函
附录五北京交通部顾问之铁路专门家碧格君投函
附录六美国名士寓居罗马以世界中都计划
著名之安得生君复函
建国方略之三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

卷一结会
第一章临时集会之组织法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
卷二动议
第五章动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的一生都在谋求中华民族的振兴,建设真正的现代化的民主国家。在他外察世界潮流,内审中国国情,并伴随革命实践的深入和思想认识的深化后,他撰写了《建国方略》,这本根据当时中国实情加以研究的建设宏图。《建...  

评分

最近一口气读了“国父”的书,感觉胸中澎湃阿,有一种高中时代的豪迈飒爽!…… 可是,冷静一想,这里头最厉害就是洋洋洒洒的实业计划和普天盖地一堆地理学的东西,让你觉得他老人家学地理学得满分了 但是,地理学不能代替“规划学科”阿!…… 所以...  

评分

虽有大炮之嫌,但是读过本书后还是要慨叹国父之才。 国父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知难行易,又用了余下的三分之二来勾画了他的宏伟蓝图。我们可以说他过于乐观了,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这样的乐观,革命又怎能坚持下来。 反问,100年了,国父的大略,我们实现了多少?  

评分

最近迷上了研究《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 of Order),发现孙中山的《民权初步》就是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写的。才发现。 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出现了多么大的断层啊!! 。。。。。。。。。。。。。。。。。。。。。。。。。。。。。。。。。。。。。。。。。。。。。...  

评分

为什么孙中山当年会让位给袁世凯?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因为在思想上,孙中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一句“中山理想,克强实行”,道出了多少辛酸。 或许,日后毛的成功就在于他吸取了孙的经验,组织是根本,但纪律和信念才关键。由此,对毛而言确实“知难行易”,对孙而...  

用户评价

评分

知难行易,毋必毋固毋意毋我

评分

知难行易,毋必毋固毋意毋我

评分

一个是《建国方略》,一个是《孙中山演讲录》,这两本书展现了孙先生博古通今、思想深邃、勤勤恳恳、信念坚定、和热情无限。

评分

看完之后,明白了为何有大炮之名。第一部分《孙文学说》,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行易知难的道理,很好。全书历来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宏伟的实业计划了,建港口,按他的计划好像现在都还没完全实现。而他计划的10万英里铁路,也是前几年了才实现,比他计划的晚了一百年。总的看来,这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拿着地图做出的计划,很美好,但是可操作性太低,至少在他那个时代很低,所以就是嘴上放大炮而已。

评分

一个是《建国方略》,一个是《孙中山演讲录》,这两本书展现了孙先生博古通今、思想深邃、勤勤恳恳、信念坚定、和热情无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