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480
译者:黄燕德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1088273
丛书系列:果麦·外国文学经典
图书标签:
  • 帕斯捷尔纳克
  • 苏联
  • 诺贝尔文学奖
  • 小说
  • 外国文学
  • 俄罗斯文学
  • 俄国
  • 文学
  • 日瓦戈医生
  • 苏联文学
  • 战争
  • 爱情
  • 个人自由
  • 反叛
  • 现实主义
  • 悲剧
  • 史诗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瓦戈医生》是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俄罗斯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唯一长篇小说。记录俄罗斯二十世纪上半叶历史变迁中一位平凡的莫斯科医生不凡经历。

尤里•日瓦戈十岁父母双亡,在莫斯科知识分子们的庇护下长大,成为一名医生,并娶青梅竹马的冬妮亚为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日瓦戈应征成为军医,见证战争的扭曲与残酷之外,还邂逅气质非凡的护士拉里莎。二月革命终止了战争,回到莫斯科的日瓦戈面临革命带来的种种变革和艰辛的生活。十月革命后生存处境越发困难,日瓦戈凭借医术勉强维持全家生计,坚持医德的他还是病倒在疲劳和饥饿之中。病愈后,日瓦戈带领全家回西伯利亚决心开始新生活,在那里又一次偶遇拉里莎。他再度陷入挣扎,而革命和战争仍在蔓延,社会迅速的变化早已深入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将他的身体与思想牢牢包围其中——面对重重困局,他会勇敢遵从内心还是随波逐流?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这位作家“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此前一年,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轰动全世界。这部作品所展现出的热情、诗意和思索,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极其罕见;他所描绘的极端环境下人性与个人尊严的挣扎,其真切的动荡和不安感更是前所未有。然而这部作品中最令人震动的,是主角日瓦戈医生在种种抉择中,呈现出不惧世俗、强权的真诚、善良、纯真。他不是英雄,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令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深深感动和记忆。《日瓦戈医生》真实地还原了苏联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真实思想——这使得苏联当局格外恐惧,而帕斯捷尔纳克的获奖更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政府不遗余力地打击报复,终令作者不堪忍受,“自愿”放弃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成立之后首位放弃领奖的作家。虽为强权压迫,但他并不畏惧,一如他笔下的日瓦戈医生,至死忠守自己的真诚和良知,他说:“我们欠同时代人一笔巨账。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本书使用1979年台湾远景出版社黄燕德译本,1994年再版修订本,本次出版再度大幅修订,以求更精确、流畅,更易于阅读。

作者简介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1960年),俄罗斯诗人。所著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为他赢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国内的反对,他谢绝了这项荣誉。该书描写俄国人在革命时期的徘徊、苦闷和爱情,以及革命带来的后果,小说成为国际畅销书,但在苏联只能以译本秘密流传。

1890年2月10日(旧历1月29日),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列昂尼德是个画家,母亲罗莎·考夫曼是一位钢琴家。通过父母鲍里斯很早就认识了各国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

帕斯捷尔纳克11岁以前一直在家庭里接受教育,以后就读莫斯科德国文法学校和第十五大学预科,这两所学校都强调古典文学的教育。高中期间他跟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莱宾学习音乐,由于对技艺缺少兴趣,后来他放弃了音乐。1909年帕斯捷尔纳克进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但兴趣马上又转向了哲学。在莫斯科参加毕业考试前,他去德国马堡大学学习了几个月。在这些年当中他已开始在写诗。

由于帕斯捷尔纳克的一条腿受过伤,使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期间免于服兵役。他为了自立干过许多工作,出版了最初写的一些诗和翻译作品。1922年在他与叶甫盖妮娅·洛里埃结婚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年轻诗人。革命以后,他的父母和姐妹都移居德国,但帕斯捷尔纳克仍留在莫斯科。1931年他同叶甫盖妮娅离婚,又和齐娜伊达·涅伊哈乌斯结合。

30年代末,当斯大林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清洗时,帕斯捷尔纳克停止了出版诗集。他居住在莫斯科郊外彼烈杰尔金诺,从事翻译工作。他的儿子列昂依德生于1937年。1949年帕斯捷尔纳克认识并爱上了在《新世界》文学期刊工作的伊文斯卡娅。虽然他没有跟齐娜伊达离婚,伊文斯卡娅也在监狱里呆了5年,但是这段浪漫史在他一生最后的14年中一直保持着。在帕斯捷尔纳克写作和出版《日瓦戈医生》期间以及随之而来的争辩中,伊文斯卡娅一直是他的情人、伴侣和知己。

公开的指责和暗中的骚扰,使帕斯捷尔纳克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逝世。几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墓场成了他文学成就的纪念碑。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下午五点,特快列车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的女孩
第三章
去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舞会
第四章
这一刻终于来临
第五章
再见吧,旧时代
第六章
莫斯科扎营
第七章
到乌拉尔去
第八章
平安到达老家
第九章
瓦雷金诺的好日子
第十章
沿着西伯利亚最老的公路
第十一
林中兄弟
第十二章
撒哈拉的花楸树
第十三章
有雕像的房子对面
第十四章
重回瓦雷金诺
第十五章
落幕
第十六章
续章
第十七章
尤里•日瓦戈诗作廿五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战争与革命   (1)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于一九六零年孤独病逝于莫斯科的郊外。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只给他带来了短暂的快乐,苏联政府的谴责与排挤,社会上的各种舆论的压力和言语攻击,发展至最后塔斯社授权声明要将他驱逐出境。本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故土...  

评分

Boris Pasternak的巨著跨越了俄国/苏联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对战争残酷性与毁坏力的刻画细致入微,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真实性。全书语言感伤而优美,尤其是对Urals广袤原野的描写,气势恢宏磅礴,空旷与苍凉力透纸背;而对冬天雪景的描写上,Pasternak又十分面面俱到,历史背景...  

评分

最初知道《日瓦戈医生》,大约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除了听说这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还了解到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由于受到苏联赫鲁晓夫当局的压力,未能前去领奖。在铁幕笼罩的岁月里,他成了苏联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文化冷战的牺牲品。记得那时还有这样的说...  

评分

不多言,上三段这个版本和白春仁、顾亚铃老师上海译文译本,以及晚近出版的黄燕德译本对同一内容的翻译,来祭奠眼巴巴看着这本书上大大的NOBEL但因内容理解不能昏昏欲睡或者近乎崩溃的童年阅读悲剧。 【1.下卷 第九章·七】 (蓝英年、张秉衡译本)在所有俄国人的气质中,我最...  

评分

日瓦戈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三个女人,但实质上他只给予了两份爱情,对托妮娅是亲情之爱,对拉莉萨是充满缘分的知音慰藉之爱,对玛丽娅是无奈的非爱。 日瓦戈和托妮娅从小生活在一起,小时候两人都建立了无比厚爱的亲情关系,与其说他们是夫妻,倒不如说他们更像是兄妹。如果不是托...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得很好

评分

昨晚看完心情异常低落。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尤拉和拉拉历经千辛万苦,可是在那个寒风萧瑟的冰天雪地里,尤拉就这样放弃她了,他已经没有体力和精力照顾她,和她产生新的共鸣,他被绝望打败了,帕沙也是。那个时代无数的小人物只得被驱赶、被碾压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下,颠沛流离。从前不好,现在也不好,可是将来会好吗?人生来的意义就在于生活,连生活的权利都没有了,人生还有意义吗

评分

时代意义大于文学意义。整体故事不错,尤其结尾,让日瓦戈医生以近乎自毁的方式度过余生。但写的真一般,形太散,人物对话像说梦话,搞不清行为动机,串不起前因后果。最后以日瓦戈为名义的诗倒是相当不错。

评分

说“时代意义大于文学意义”的,多么浅陋的心。

评分

读了一个礼拜,讲的是大时代背景下一位既是医生又是文学家的一生。兵荒马乱的环境、始终未改的初心、飞蛾扑火般的爱情……交织成了日瓦戈壮烈的一生。即使结局有些凄惨,亦不损他的思想对其他人的影响。还是那句话,乱世才能出英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