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 本雅明
出品人:
页数:1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CNY 45.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49787
丛书系列:汉译经典
图书标签:
  • 文学批评
  • 瓦尔特本雅明
  • 现代主义
  • 波德莱尔
  • 文学
  • 人群
  • 德国
  • 巴黎
  • 波德莱尔
  • 资本主义
  • 抒情诗人
  • 现代文学
  • 艺术
  • 诗歌
  • 美学
  • 颓废
  • 孤独
  • 自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国人,文学和美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先后在柏林、布赖斯高地区弗莱堡、慕尼黑和伯尔尼等地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离经叛道的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遭到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即终止了对学员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后,本雅明离开了德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陷于德国,他南逃,企图取道西班牙去美国,但在法西边境从布港警方获悉将被送交盖世太保后,他自杀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在20世纪后期为他赢得愈来愈高的声誉;他行文凝练,在作品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写来饶有诗味。他将社会批判、语言分析及历史怀旧情绪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伤与悲观情绪。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变而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目录信息

目录
译者序/1
一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11
波希米亚人/32
闲逛者/303
现代主义/66
二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105
三巴黎,19世纪的都城/163
1傅立叶与拱廊街/165
2达盖尔与西洋景/169
3格朗德维埃与世界博览会/172
4路易·菲利浦与居室文化/175
5波德莱尔与巴黎街道/178
6豪斯曼与街金/18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雅明认为现代机械技术给个体带来的震惊体验,瓦解了传统艺术的神圣光晕,并将之视为一种现代性的直觉体验而被表达。然而,这种体验方式却不是到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也并非现代艺术的专利。震惊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涵盖了从审美体验到审美判断的整个审美过程,使个体在面对丑、...  

评分

“拱廊街”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巴黎出现的一种商业街区建筑,它两边是店铺,其上以玻璃拱顶连接为一体,本雅明以“拱廊街”作为他宏伟计划的名字。在《拱廊街计划》的提纲中他描绘这个新近发明的工业化奢侈品:“光亮从(拱廊)上面投射下来,通道两侧排列着高雅华丽的商店,...  

评分

(按:本文原刊於《詩潮》第六期二零零二年七月 ,頁50-5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劉北成重譯的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題目改為《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這個新譯本補譯了1935年提綱,並增添了一篇波德萊爾論丹蒂的附錄文章...  

评分

评分

一、 人穿行于象征之林 那些熟悉的眼光注视着他 ——波德莱尔 煤气灯亮起来了。司灯人穿过拱门街挤满建筑物的通道和夜游症的人群,把幽暗隐晦的街灯点亮。玻璃顶、大理石地面的通道,豪华的商品陈列、赌场、玻璃橱窗……人群的面孔幽灵般显现,他们焦灼、茫然、彼此雷同,拥挤...  

用户评价

评分

本雅明 资本主义 波德莱尔

评分

20190901,重读一遍,浪荡者,拾荒者,街头堡垒,都市的现代性。 人在空间上如此接近,但毫无交流,彼此不理解,心理上如此遥远。都市生活的意象终归逃离不开“冷漠”一词。 依然有些懵懂,但大体意思似乎也就那些。第二帝国、波德莱尔的主题、19世纪都城,三篇论文集结而成,但观点也都大同小异,可能还有许多有待理解吧。 p.s.很想去巴黎看看拱廊街。

评分

十年前在大学课堂上没看懂,十年后还是看不懂

评分

现代性的产生与古典时代的消亡。

评分

现代性的产生与古典时代的消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