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回忆录 民国 新闻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民国史 文学 哈雷特·阿班
发表于2025-02-02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晚年孙中山曾经导演“打倒列强除军阀”罗生门?胡适如何从国民党的阶下囚变为蒋介石的坐上宾?南京大屠杀的真正罪魁战后如何得以全身而退并怡然寿终?“二战”期间美日开战再难避免的首要事件是什么?……
就任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期间(1927—1940年),哈雷特·阿班采写了大量有关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内政、外交事件及人物的报道,彻底扭转以往西方新闻媒体对中国乃至远东局势兴趣寥寥的局面。
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1884—1955),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从1926年至1940年他一直在中国生活和居住,期间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高层及英、美、日、苏等国在华军政人员交往密切,写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新闻报道。除本书之外,其作品还有《苦难中国》(Tortured China)、《华尔传》(The God from the West)、《一半人为奴,一半人自由:这割裂的世界》(Half Slave,Half Free:This Divided World)等。
面对中日情报的立场真的是蛮难抉择的 借37年炸32年的楼说出了资本的无国界说出了日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 最后预测认为苏联不会替盟国击溃日本 半对半不对吧
评分看看这手段在现在政治环境下是不是也很熟悉: “日本蚕食华北时,总是同一种借口。先是在某地发现中国民众有'不满迹象',继而就会出现'自发的变革需求'。带着日本人的眼镜看去,满洲国的边境安全,或日本大型商业利益便因此而危机重重。于是,施加压力,增派军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另外,好奇书中关于我赤军的内容和评论是否都被删了,基本不提,非常诡异。
评分首先不得不说,本书的书名是败笔。作者是民国时期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此书为他记者生涯回忆录,原名《我的中国岁月》,中文版有一版取名为《民国采访战》,而这一版取做《一个..真实民国》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实际上,本身虽然以民国为脉络,但主要还是写作者在记者生涯中所遇的挑战、磨难、艰险,其次是作者对亲历事件的第一视角回忆,还有社论观点,在本书出版之时,可谓极具前瞻性。 当然,对于一个政治不敏感、对民国的一团乱麻完全理不清头绪的小白读者来说,本书能让人一窥全局,对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民国面貌有个大概了解,且牵扯的隐藏信息量颇大。下一步打算就读松本重治的《上海时代》。
评分看看这手段在现在政治环境下是不是也很熟悉: “日本蚕食华北时,总是同一种借口。先是在某地发现中国民众有'不满迹象',继而就会出现'自发的变革需求'。带着日本人的眼镜看去,满洲国的边境安全,或日本大型商业利益便因此而危机重重。于是,施加压力,增派军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另外,好奇书中关于我赤军的内容和评论是否都被删了,基本不提,非常诡异。
评分《纽约时报》记者视角。不过很多东西放现在亦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太阳下面又没有新鲜事的。
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 在纽约时报上搜索Hallett Abend 共有1,462 个结果。 copy 哀骀它 2月13日读过 tags:历史 中国历史 民国 回忆录 意想不到的好书,“我坚信,日本的行为,乃是全体及整个国家的行为(P170)。”最后一节特有感同。此书爆了不少料,如沙基惨案实际...
评分书中或许存在一些有意无意夸大或歪曲的情况,像“胡适被捕”一事纯属一家之言,并无其他佐证;又像孙中山曾建议英美联军进驻中国一事,虽被他视为自己发现的第一个重大秘闻,却也顶多是孙博士一系列卖国倡议中的一段罢了。但整体上看,阿班对30年代远东诸国的把握可谓准确老辣...
评分 评分近来关于民国历史的书籍层出不穷,各有各的回忆录,而我们无法去分辨谁是谁非,只能当是每个人眼中不同的历史去看了,当是一部小说,毕竟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都是有自己的选择的,选择写下来的以及选择不讲的,而这本《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这是一个记者的回忆录...
评分手头这本书是美国人阿班所写的一本回忆录,曾于上世纪40年代以《我的中国岁月》为名出版。阿班,全名哈雷特·阿班,美国著名记者,1926年来到中国,1929年之后一直担任美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直到1940年底受到侵华日军的威逼而离开,其间在中国居住和生活长达15个年头...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