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事件回忆

五四事件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占彪
出品人:
页数:587
译者:
出版时间:2014-5-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95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回忆录
  • 五四
  • 中国近现代史
  • 陈占彪
  • 近现代史
  • 近代史
  • *三联@北京*
  • 五四运动
  • 历史回忆
  • 知识分子
  • 近代史
  • 社会变革
  • 思想启蒙
  • 青年运动
  • 文化反思
  • 历史人物
  • 时代印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占彪编著的《五四事件回忆(稀见资料)》基本内容有六部分:1.“和会秘辛”通过陆徵祥、顾维钧、王正廷、伍朝枢、西园寺侯爵、重光葵等巴黎和会参与者,以及当初在法国发动同胞阻止中国代表团签字的李宗侗的文章,让读者大致可以了解巴黎和会上中国所处的困境,是为北京学生五四游行的直接动因。2.“现场存真”是从当时的书信、日记、密电、呈文、报纸中将五四当时游行的现场呈现出来。3.“亲历者忆”收录了日后台湾地区“五四青年”的回忆,民国报刊中关于五四事件的叙述,这些亲历者的五四回忆,这也是本书最主要的内容。4.“日本五四”收录了关于1919年5月7日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游行示威,以及被日本警察和民众阻挠、殴打、镇压的记述,这个事件向为人忽略,但也是五四事件的一个向度。5.“五四演义”收录了蔡东藩、蔷薇园主、周瘦鹃、程生、汪静之等人数篇关于五四事件的“文艺创作”。6.“告日人书”辑录了当初各界人士,如北京学生、林长民、张继、何天炯、戴季陶、李大钊等人,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地劝说日本放弃侵略的“讲理”之辞。

作者简介

陈占彪,陕西韩城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当代文化研究、汉文化圈国家与中国关系研究。出版有专著:《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商务印书馆2014年)、《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商务印书馆2014年);编著:《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商务印书馆2010年);编:《思想药石:域外文化二十家》(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清季琉球悬案始末》(商务印书馆2014年)、《从琉球国到冲绳县:琉球亡国史料辑录》(商务印书馆2014年);主编:《琉球认同与归属文献丛刊》(共四辑,商务印书馆2014年起陆续印行)。

目录信息

前言 退到“五四”的原点
和会秘辛
巴黎和会的历史真相(上)/顾维钧
巴黎和会的历史真相(下)/顾维钧
巴黎中国留学生及工人反对对德和约签字的经过/李宗侗
青岛交涉失败史/涵庐
陆徵祥谈和会/罗光
和会中的山东问题/重光葵
中日专使对记者的谈话/王正廷伍朝枢西园寺侯爵
现场存真
自疆轩五四日记/陈其樵
五四家书/冯克书
吴炳湘致王怀庆密电/吴炳湘
陆军部驻署宪兵排长白歧昌呈文/白歧昌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亿万
补记北京学界示威以前筹备之情形/《救国日报》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展报》
学生界事件昨闻/《晨报》
国耻纪念日之国民大会/《晨报》
被捕学生全体释放/《晨报》
纪事/《英文沪报》
亲历者忆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杨亮功口述秦贤次笔录
从“五四”到“六三”/陶希圣
北京学界之奋兴/大中华国民
巴黎和会失败拒签约,五四运动终身受冤诬/曹汝霖
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罗家伦回述马星野整理
“五四运动”何以爆发于民八之五月四日?/叶景莘
我所知道的五四运动/梁敬□
“五四”的回忆与平议/田炯锦
我所记得的五四运动/王抚洲
五四运动之回顾/朱一鹗
五四运动之经过及其意义/陆懋德
五四运动之回忆/景学铸
“五四”之日/王统照
芮恩施对于五四运动的观感及其辞职的理由/姚崧龄
五四运动当时的情形/朱谦之
五四运动之真相/陈友生
对“五四”的回忆和感想/毛子水
火烧曹公馆/陶希圣口述丘彦明笔录
五四运动的经过/汪崇屏
“我没有一种很激昂的情绪”/梁漱溟口述艾恺访问
我看五四/梁实秋
一九一九年访问北京/司徒雷登
从“五四”到“六三”/罗章龙
许德珩先生讲演词/许德珩
傅孟真先生与五四运动/傅乐成
日本五四
八年“五七”之巷战/王拱壁
留日学生之继起/大中华国民
“五七”大闹东京/龚德柏
驻日代办庄瑕珂致政府电文/庄璩珂
五四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之五四/蔡东藩
五四历史演义/蔷薇园主编订
卖国奴之日记/周瘦鹃
白旗子/程生
新时代的男女/汪静之
SHANTUNG/Witter By
告日人书
北京学生告日本国民书
全国学生联合会致日本黎明会书
张继何天炯戴传贤告日本国民书
林长民告日人书
日本人听者/李大钊
敬告日本国民/只眼
中日真正的亲善/舍我
附录
附录一 “五四事件回忆”其他篇目
附录二 细说五四/陈占彪
后记 当初的觉悟与今日的应对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三星半主要给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心力寻到这些“稀见材料”,不过“稀见”一词怕也难当,因为大部分都公开发表或出版过,只不过为有些年头且大多细碎,所以难以成为相关研究的主体材料。用作者的话说,于还原事件的“实相”有所裨益——恐怕也只至如此。 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有前...

评分

三星半主要给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心力寻到这些“稀见材料”,不过“稀见”一词怕也难当,因为大部分都公开发表或出版过,只不过为有些年头且大多细碎,所以难以成为相关研究的主体材料。用作者的话说,于还原事件的“实相”有所裨益——恐怕也只至如此。 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有前...

评分

三星半主要给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心力寻到这些“稀见材料”,不过“稀见”一词怕也难当,因为大部分都公开发表或出版过,只不过为有些年头且大多细碎,所以难以成为相关研究的主体材料。用作者的话说,于还原事件的“实相”有所裨益——恐怕也只至如此。 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有前...

评分

三星半主要给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心力寻到这些“稀见材料”,不过“稀见”一词怕也难当,因为大部分都公开发表或出版过,只不过为有些年头且大多细碎,所以难以成为相关研究的主体材料。用作者的话说,于还原事件的“实相”有所裨益——恐怕也只至如此。 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有前...

评分

三星半主要给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心力寻到这些“稀见材料”,不过“稀见”一词怕也难当,因为大部分都公开发表或出版过,只不过为有些年头且大多细碎,所以难以成为相关研究的主体材料。用作者的话说,于还原事件的“实相”有所裨益——恐怕也只至如此。 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有前...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后面会很烦,把每个人五四的回忆都整理了一遍,后面会千篇一律。不过还是喜欢编者这种不怕被骂成狗的精神。

评分

好材料。e.g. 周瘦鹃的爱国小说很有趣。

评分

大四看的,还行

评分

最后的结语不怎么好,根本没有谈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日本对美国现在还是这样的吗?可笑,为什么美国会如此强大?

评分

这是一本五四运动的资料汇编,所谓“稀见”,主要是收集了一些民国报刊、港台人士、外国报道等,与官方编纂的资料可成互补。这些资料单纯来读意义不大,应是带着问题来查阅比较好。这些资料的重点都反映在了作者撰写的附录二《细说五四》一文,坦率地说,除非做研究,只读一下这篇文章就够了,此书可以不读。另外,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和作为思想史政治史一环的五四是两个概念,就前者而言,本书大有裨益,有助于厘清细节(那天恰好是周日,恰好天气佳,谁烧的房子,三个卖国贼真的卖国了吗,北大起了多大作用?等等);就后者而言,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五四与新文化运动及后来中国的走向的关系,如何认知和评价这种关系,不同立场的回答是不同的。作者最后的后记写得水平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