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本書通過全麵考察與比較《中國經濟》月刊、《經濟學季刊》和《中國經濟情報》周刊三份富有影響力的經濟期刊,探討從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深重國難背景下中國經濟學界爭鳴、碰撞的宏大氣象。三份期刊的辦刊背景、關注重心、觀點主張各有不同,展現瞭中國經濟學界在馬剋思主義、西方自由資本主義和三民主義等各種思潮影響下,對於列強與中國經濟關係、中國經濟走何種發展道路等重大問題的歧見。經濟學者的熱烈探討、建議與批評,對當時的政府經濟決策及後來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選擇産生瞭重大影響,其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至今仍不可磨滅。
吳敏超,女,浙江海寜人,1979年1月生。1997年至2004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先後獲曆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年至2008年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係,獲曆史學博士學位。2008年7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該所經濟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復旦大學中國史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學術研究方嚮為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抗日戰爭史、華僑華人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題材有潛力,可惜處理方式麼...
评分題材有潛力,可惜處理方式麼...
评分題目太大,其實作者沒法駕馭。
评分題材有潛力,可惜處理方式麼...
评分框架清晰乾淨有新意有理論思維,論證綿密細部多有齣彩之處,能把握經濟學思想論辯和各種政治思潮之間的勾連(和我自己想的不少問題也有很多共鳴),材料方麵我是外行但看著也相當紮實。過兩天一定會仔細再看一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