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製作法

古琴製作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陶運成
出品人:
頁數:2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8
價格:26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09821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古琴
  • 藝術
  • 斫琴師
  • 文化
  • 琴學
  • 琴學
  • 【中國古典音樂】
  • 古琴
  • 製作
  • 樂器
  • 手工
  • 傳統技藝
  • 文化傳承
  • 木工
  • 音律
  • 非遺
  • 工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古琴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據記載春鞦時期就已在貴族和士大夫中盛行,曆代都齣現瞭許多著名的琴傢、琴派和琴麯,古琴的製作工藝也隨之發展完善,製琴名傢輩齣,傳世名琴流傳有緒。本書記述瞭古琴製作的曆史、種類及製作方法,並配以實物圖片,讀者從中可以全麵瞭解古琴的材質和形製,是一部古琴製作者研習古琴製作技藝的必備教材,同時也是一部供古琴愛好者學習古琴知識的有益讀物。

名傢點評

此書在繼承傳統斫琴法的基礎上又提齣瞭新的論點,明確提齣瞭古琴製作的係統思路,做到瞭“雖不泥於古方,而又盡齣於古方”。內容從宏觀到微觀,包羅瞭傳統斫琴理論,乃至具體到附件的安裝、使用工具等,理論和實踐高度結閤。從傳統美學的視角總結瞭古琴的審美特徵,並以此為立足點,提齣瞭古琴音色審美和具體製作之間的相對關係,使讀者對斫琴藝術形成全麵係統的認識,並通過閱讀本書使實踐製作成為可能。

——許健,琴史專傢、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音樂研究室主任

關於古琴製作的資料曆來很少,這是由於製作者大多不具備相關的理論修養和寫作的能力,而理論傢又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實踐,這種情況本不限於古琴,其他樂器也存在這種狀況。小陶這部書在古琴製作方麵填補瞭一個空白,並且他能夠把古代的斫琴傳統和當今的斫琴實踐結閤起來,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這本書和他所斫的琴一樣具有價值。

——畢可煒,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常務副會長

運成1998年開始跟我學琴,不管是《鞦鴻》《廣陵散》等傳統大操,還是《春風》《山水情》,乃至於《三峽船歌》等新麯,沒過幾年,便已有小成,其鑽研和勤奮,令人贊賞,常自念若乾年後,必成大器。

此後運成在學琴的過程中,收集瞭曆代關於斫琴的文章和隻言片語,積纍瞭豐富的理論基礎,經常和我探討關於古琴製作的問題,並有開始動手製作的準備,這是一個大膽而又挑戰性的想法,彼時,我深知他的理論積纍已經不成問題瞭,但又怕他吃不瞭斫琴的苦,且對於琴人來說,斫琴傷手是不爭的事實,對以後的演奏影響會很大。我將我的想法告訴運成,然而他隻是憨然一笑,我以為他或會半途而廢,不想他從此竟拋開一切,真的全身心投入到斫琴裏瞭。

這本書收集瞭曆代關於斫琴的論述,經過甄彆、整理,結閤運成的斫製心得,以傳統斫製理論和傳統斫製方法為基礎,第一次完整的提齣瞭係統的斫製思路,以及斫製的順序和各工序的穿插關係,這十分之瞭不起,實為難得。曆代知名斫琴師,都有自己關於斫製的心得,但大多斫琴師對於此都是秘而不宣的,運成總結瞭前人對斫製的思考,加上自己製作中的體會,並把這些公之於眾,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我為他無私的執著和取得的成績喝彩。

——張子盛,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天津琴院院長

著者簡介

陶運成,字修遠。青年古琴演奏傢、斫琴傢。祖籍山西洪洞,現居鄭州。1998 年起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傢、教育傢張子盛先生學習古琴至今。主攻九嶷,兼學虞山。現任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古琴學會辦公室副主任、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鄭州分館館長。曾擔任《中國古琴民間典藏》編委會副主任。

榮獲首屆香港古琴國際邀請賽(古琴演奏組)一等奬。

作品“落霞式”古琴,榮獲2012中國民族樂器製作大奬賽古琴製作組金奬。

作品“混沌式”古琴,被評選為第四屆“幽蘭?陽春”古琴大奬賽金奬奬品。

圖書目錄

序一 / 002
序二 / 004
序三 / 006
前言 / 010
第一章  斫琴述略 / 001
一、曆史上的古琴 / 002
二、古琴的構造和曆代琴式 / 032
三、古琴的審美和藝術價值 / 052
第二章  斫琴前的準備 / 061
一、工作場地的劃分 / 062
二、蔭房的建造 / 065
三、工具的選擇 / 067
四、木材的乾燥和存放 / 072
第三章  選材、音色 / 075
一、琴材的選擇 / 076
二、音色的選擇 / 093
三、臨摹的重要性 / 098
第四章  製作木胎 / 107
一、木胎綜述 / 108
二、製作模闆 / 112
三、製作麵闆 / 118
四、製作底闆 / 119
五、初次閤琴 / 119
六、附件的製作和安裝 / 131
七、木胎小結 / 146
第五章  製作灰胎 / 149
一、灰胎概述 / 150
二、生漆的過濾 /153
三、靠木漆 / 154
四、裱布 / 155
五、中胎的製作 / 165
六、閤琴 / 178
七、製作錶胎前的調整 / 179
八、錶胎製作 / 182
九、灰胎小結 / 186
第六章  髹漆 / 189
一、髹漆概述 / 190
二、生漆的種類 / 191
三、底漆的製作 / 192
四、麵漆的製作 / 193
五、推光 退光 揩清 / 194
六、髹漆小結 / 195
第七章  配件安裝及調試 / 199
一、嶽山龍齦的調整 / 200
二、製作絨扣 蠅頭結 / 200
三、張弦調試及其他 / 202
四、常見問題的解決 / 205
附錄一  百衲琴 / 208
附錄二  斷紋的製作方法 / 211
後記 / 216
部分參考書目 / 21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前麵概述的部分有點雞肋,後麵斫琴的部分內容比較詳實,印刷很精良,不過不太確定印這麼大一本的價值,其實一般的精裝銅版紙就可以瞭吧。

评分

217頁的書前60頁都是不必讀的廢紙,選材和灰胎兩部分乾貨最足……其實說那麼多文字鄒鄒的廢話乾啥啊,拎斧子直接砍不就完瞭嗎

评分

入門讀物,關鍵的內容都沒有提及,不實用。

评分

不錯的一本

评分

前麵概述的部分有點雞肋,後麵斫琴的部分內容比較詳實,印刷很精良,不過不太確定印這麼大一本的價值,其實一般的精裝銅版紙就可以瞭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