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特稿2012~2013》精選瞭中青報《冰點周刊》2012~2013年最具影響力的冰點特稿。
在喧囂嘈雜、光影浮動的時代中,冰點記者以少有的悲憫、誠懇、勇氣與專業操守,將焦點對準現實生活中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努力發現被遮蔽的生活與被覆蓋的希望:從罹患絕癥的北漂到四平米裏蝸居的農民工,從以為村野立傳為己任的中國老漢到打撈種族屠殺受害者生平的德國藝術傢,從不為人知的艾滋病感染者到默默無聞的盲人足球隊員……
透過他們,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數——在經曆怎樣的悲歡離閤。透過他們,你會想起一些被忽視、被遺忘,甚至被屏蔽的人與事。透過他們,你會發現一些沒有被壓倒、也不可能被吞噬的價值。透過他們,你能感受到冰點對社會與時代進行著真誠、理性、持久的叩問與思考。
從小人物的生存、情感與心靈齣發,呈現大時代的浮沉與變遷,並挖掘其中所蘊含的信仰與價值,願冰點能給予每個普通人一份前行的溫暖與力量!
徐百柯,中國青年報社編委,《冰點周刊》主編,著有《民國風度》。
一直认为,好的媒体人被迫炮制出的垃圾和他们的垃圾同事故作先锋状弄出的求赞专题都是最污染眼球的东西,所以不好意思,基本不看报纸,尤其不看大悲大喜的专题特稿之类。 不过从上一册《永不抵达的列车》开始认识了中青报的冰点周刊,读过感觉有种并非哗众取宠的平实感。而这册...
評分前些年,读陈庆港的《十四家》,很是震撼。虽然自己也生于农村,但书里所描述的赤贫之家的生存状态,还是真实得令人难以接受。这个由十四个家庭生活记录,组成的调查报告,事实上缺乏理论的支撑,它只呈现出生存状态。在社会学里,向来有宏大视野的传统,像功能主义,自涂尔干...
評分近来福州的天气不好,真应了“夏天的脸,说变就变”这句老话,明明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滚滚的雷声已在耳畔炸响,等你回神的时候,斜风骤雨已将你裹挟其中。也正因为这样,最近的我特别喜欢雨过天晴时的蓝天,只要有可能,我都要驻足下来用眼睛和手机一同保存下这份碧空中的宁静...
評分物理学上,冰点是0°,在自然界中,大多时候是冰水混合物。这样的形态,我以为用来比拟《冰点•特稿2012-2013》也是恰到好处。本合集精选了中青报《冰点周刊》2012~2013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有的如有棱角的冰,有的如灵活的水,但是它们都没有彻骨的寒冷,亦没有温...
評分《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自1995年创立以来,便以独特的视角,鲜明的态度和一份不变的情怀而赢得了不少读者。如今,其2012-13年度的特稿栏目再次成书,算来也是冰点特稿第三次以书本形式集结出版了。对于《冰点》的老读者,这是一个回顾往期精华的时刻;而对于尚未读过此...
有幾個報告很感人,幾乎是一邊流淚一邊讀完,有些人,活著不容易。
评分看膩瞭
评分不隻是時事政治、突發事件、聳人聽聞、獵奇嚮的新聞能吸引眼球能寫齣好新聞,一些平凡角落裏的平凡人身上也有一些並不關於實事熱點但卻事關生命與尊嚴、個人與時代的小新聞可以寫齣好新聞。給冰點以溫暖的角度,給沉默的大多數以溫暖、勇氣和力量。結語略俗,但真的希望每個人都能讀一讀。
评分#先陳述事實 事實都無法冷靜陳述的話 那就先再想想# 這是一本好閤輯。今晚看到一些調整有感,然後想起前些日子王興的話 相比談模糊邊界,專注可能會更好。
评分還要理由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