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施塔姆,一位如北欧家具般简洁冷峻而又流畅舒适的瑞士作家。《纽约客》这样描述他:如果加缪生活在一个遥远的挪威小渔村也有e—mail的时代,那么他很可能会写出像彼得·施塔姆这样的小说。我们也可以把加缪换成雷蒙德·卡佛。我们也可以这样描述他的代表作《经七年》:如果雷蒙德·卡佛写一部长篇小说,那么很可能就会像这部《经七年》。美好脆弱的爱情,激流暗涌的婚姻,人生的两难与抉择。一幅幅清晰锋利的场景,不动声色的句子散发出寒意,正如小说的题词:光与阴影,使事物成形,《七年》告诉我们:爱与恨,使生命成形。
其实是看到田馥甄推荐才去看的,看完第一个感觉就是恐怖,又是这么真实。我向来看不起男主这样的人,自以为看透世事又不屑改变。每一个细节他都能感受到索妮娅跟他不合适,可是又跟她求婚。好像他很厌恶虚伪的中产阶级,却也得过且过。他是想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机会,是无...
评分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二十年跨度中夫妻、朋间、情人、亲人之间情感的变迁纠葛,非常棒的文字翻译,没有任何外国作品带来的含混晦涩,如音符般流淌在心田。 慕尼黑,七十年代奥运会后留下的运动员村;八十年代东欧剧变,波兰人大量流离在德国境内,生活在生活底层;东...
评分书评: 以前几乎没有读过这种婚姻题材的书,这本书偶尔邂逅的,便顺手在图书馆借来看了。挺薄的一本书,但里面的内容还是很殷实的。有男主的寂寞、伊沃娜的顺从、索妮娅的忍让、安特耶的客观等等,虽然没有描写太多的内心,但让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揣测。 对于这本书的男主角,我...
评分那么细腻真实。 喜欢Peter Stamm深刻的笔触,带着我们直视其实就正发生在我们自身或围绕在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及情感。 提醒我们被普世价值喂养长大的灵魂,或许已经长满茧。是否早已没有能力探索如何爱与被爱,也没有办法分辨自己是为了他人认为的必要或是自己本质的需要而忙得像...
评分见红之后,看完了小说的结局。这是不是非常有纪念意义,我将要面临分娩的痛,也看着男主人公结束了他七年的婚姻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婚外情。 人的感情只是一种需要,他对索尼娅和伊沃娜是不同生活状态和不同心境下的需求的表达。就像我现在,置身在对疼痛的恐惧和感情的绝望中,却...
婚姻七年。201505购于亚马逊。
评分的确没有短篇那么惊艳,但语言依旧短促,像一部剪辑粗粝但精确电影。直到索菲的小猫再次入镜,才记得这是一个倒叙又插叙的故事。当初因为看到短评里谈及是像《挪威的森林》里永泽和初美的后续,读后虽不然但的确有相同疲惫的轻松与深刻的解脱。伊沃娜充满旧约气质的形象饱满而安宁,让人也如释重负。
评分萧瑟冷硬和掩饰不住的脆弱,一本我爸一样的男人的书
评分浓郁 潮热 沉默如谜
评分封面“北欧极简主义大师”太过分了。作者是瑞士人,用德语写作。和极简主义确实也没什么关系。有通俗化倾向,整个结构可以直接搬去拍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