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與社會講義

博弈與社會講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維迎
出品人:
頁數:457
译者:
出版時間:2014-6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435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博弈論
  • 經濟學
  • 張維迎
  • 經濟社會學
  • 經濟
  • 社會
  • 中國研究
  • 自我實現
  • 博弈論
  •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 政治學
  • 決策分析
  • 戰略思維
  • 理性選擇
  • 閤作與衝突
  • 社會互動
  • 行為經濟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博弈與社會講義》是國傢級精品課程“博弈與社會”的配套教材。全書用通俗的語言,係統介紹瞭博弈論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結論,並以實例闡釋瞭這些方法和結論的現實應用;配有章後習題及豐富的網站學習材料。適閤作為包括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曆史學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各專業學生的博弈論入門教材,也適閤作為理工科專業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

著者簡介

張維迎,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金光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企業傢論壇首席經濟學傢。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個體理性與社會閤作
1.1社會的基本問題1
1.1.1協調問題2
1.1.2閤作問題5
1.1.3協調與閤作交織7
1.1.4正式製度與非正式製度9
1.2個體理性行為11
1.2.1博弈論的方法論11
1.2.2工具理性假設14
1.2.3有限理性18
1.2.4理性人假設的意義19
1.3社會最優與帕纍托標準20
1.3.1帕纍托效率標準20
1.3.2效率的卡爾多一希剋斯標準22
本章要點總結25
本章重要術語25
延伸閱讀26
思考與練習26
本章注釋27
第二章納什均衡與囚徒睏境博弈
2.1博弈論的基本概念30
2.2囚徒睏境博弈34
2.2.1囚徒睏境: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34
2.2.2囚徒睏境的一般形式38
2.3理性化選擇39
2.3.1理性人不選擇壞戰略39
2.3.2理性作為共同知識43
2.4納什均衡與一緻預期4
2.4.1納什均衡48
2.4.2混閤策略下的納什均衡54
本章要點總結58
本章重要術語58
延伸閱讀59
思考與練習59
本章注釋62
第三章多重均衡與製度和文化
3.1多重均衡問題64
3.1.1産品標準化問題64
3.1.2交通博弈65
3.1.3約會博弈66
3.1.4資源爭奪博弈67
3.1.5分蛋糕問題67
3.2聚點均衡和均衡選擇68
3.2.1聚點均衡69
3.2.2帕纍托標準70
3.3法律和社會規範的協調作用71
3.3.1協調預期的規則71
3.3.2規則間的衝突和協調74
3.3.3協調中的信息77
3.3.4規則的正義性78
3.4路徑依賴的睏惑79
3.4.1鍵盤的寓言80
3.4.2VHS的秘密80
3.4.3微軟神話81
3.4.4大學改革的童話81
本章要點總結82
本章重要術語83
延伸閱讀83
思考與練習83
本章注釋85
第四章威脅與承諾
4.1威脅的可信與不可信87
4.1.1動態博弈的描述87
4.1.2作為行動計劃的戰略88
4.1.3威脅的可信性89
4.2序貫理性92
4.2.1動態博弈中的理性要求92
4.2.2子博弈93
4.2.3逆嚮歸納與理性共識95
4.2.4反事實悖論98
4.3承諾行為99
4.3.1承諾的作用99
4.3.2承諾的成本101
4.4憲政與民主105
4.4.1有限政府105
4.4.2民主作為一種承諾107
本章要點總結110
本章重要術語110
延伸閱讀111
思考與練習111
本章注釋113
第五章討價還價與耐心
5.1討價還價問題115
5.1.1閤作與衝突115
5.1.2閤作博弈與非閤作博弈116
5.2談判砝碼與談判能力116
5.2.1蛋糕的大小與分配116
5.2.2納什談判解119
5.2.3邊際貢獻與談判能力120
5.2.4改變談判砝碼122
5.3輪流齣價與耐心125
5.3.1有限次談判與後動優勢126
5.3.2無限期談判與耐心128
5.3.3耐心與公平129
5.3.4談判成本130
5.3.5談判與信息131
5.4談判中的社會規範132
5.4.1最後通牒博弈132
5.4.2社會規範133
本章要點總結135
本章重要術語135
延伸閱讀135
思考與練習135
本章注釋137
第六章重復博弈和閤作行為
6.1走齣囚徒睏境139
6.1.1重復博弈139
6.1.2戰略空間141
6.1.3閤作的價值與耐心142
6.2閤作與懲罰145
6.2.1針鋒相對145
6.2.2永不原諒147
6.2.3信息與閤作149
6.2.4鬍蘿蔔加大棒150
6.2.5皇帝女兒不愁嫁152
6.2.6過猶不及153
6.3大社會中的閤作154
6.3.1多重關係下的閤作I55
6.3.2“二階囚徒睏境”問題158
6.3.3長期參與者159
6.3.4和尚與廟161
6.3.5聯閤抵製的社會規範161
6.3.6敵友規則163
6.3.7連帶責任165
本章要點總結166
本章重要術語167
延伸閱讀167
思考與練習167
本章注釋170
第七章不完全信息與聲譽
7.1連鎖店悖論173
7.1.1連鎖店悖論173
7.1.2奬懲與閤作176
7.2信息不完全與聲譽機製179
7.2.1單方信息不完全下的聲譽機製180
7.2.2雙方信息不完全下的聲譽機製185
7.3聲譽模型應用舉例187
7.3.1解開連鎖店悖論187
7.3.2聲譽機製與個人行為190
7.3.3聲譽機製與政府行為191
7.3.4聲譽機製與法律約束192
7.4聲譽的積纍193
7.4.1貝葉斯法則193
7.4.2聲譽的積纍195
本章要點總結197
本章重要術語198
延伸閱讀198
思考與練習198
本章注釋201
第八章逆嚮選擇與品牌和政府管製
8.1非對稱信息問題及其後果203
8.1.1非對稱信息問題203
8.1.2逆嚮選擇204
8.1.3金融市場中的逆嚮選擇208
8.1.4生活中其他一些逆嚮選擇現象211
8.2非對稱信息與品牌價值214
8.2.1解決非對稱信息的市場機製214
8.2.2行業與品牌價值216
8.2.3技術進步與品牌218
8.2.4收入水平與品牌價值219
8.3非對稱信息與政府管製221
8.3.1解決非對稱信息的非市場機製221
8.3.2政府管製與信譽222
本章要點總結226
本章重要術語226
延伸閱讀227
思考與練習227
本章注釋228
第九章信號傳遞與社會規範
9.1信號傳遞機製231
9.1.1教育水平的信號傳遞作用232
9.1.2信號傳遞的一般模型236
9.2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信號241
9.2.1廣告的信號傳遞作用241
9.2.2資本市場中的信號傳遞243
9.2.3資本雇傭勞動244
9.2.4生活中的信號傳遞247
9.3社會規範的信號傳遞作用248
9.3.1如何理解送禮249
9.3.2婚姻契約252
9.3.3浪費性消費253
9.3.4禮儀和法律的作用254
9.3.5信息不對稱與觀念變遷256
本章要點總結257
本章重要術語257
延伸閱讀257
思考與練習257
本章注釋259
第十章機製設計與收入分配
10.1機製設計理論261
10.1.1如何讓人說真話261
10.1.2保險市場中的混同均衡和分離均衡264
10.1.3部分保險與全額保險269
10.2價格歧視272
10.2.1賣方的無知272
10.2.2兩部收費製與信息租金273
10.3拍賣機製設計和公共産品偏好278
10.3.1四種基本拍賣方式278
10.3.2說實話的拍賣機製280
10.3.3公共産品的偏好顯示282
10.4平等與效率284
10.4.1平等與效率矛盾的根源285
10.4.2奠裏斯最優收入稅理論286
本章要點總結295
本章重要術語295
延伸閱讀295
思考與練習296
本章注釋297
第十一章道德風險與腐敗
11.1從腐敗談起299
11.1.1腐敗的定義及類型299
11.1.2腐敗問題的根源301
11.2委托一代理模型302
11.2.1委托代理關係302
11.2.2委托代理問題産生的原因304
11,2.3利益衝突305
11.2.4信息不對稱308
11.2.5風險態度310
11.2.6有限責任312
11.3激勵機製的設計313
11.3.1激勵與保險的衝突313
11.3.2激勵機製的設計314
11.3.3激勵的強度316
11.3.4相對績效比較318
11.3.5論功行賞與任人唯賢319
11.3.6多重任務下的激勵320
11.4政府官員的激勵322
11.4.1難以監督的官員322
11.4.2腐敗方程式323
11.4.3腐敗的蔓延325
11.4.4腐敗的治理327
本章要點總結327
本章重要術語328
延伸閱讀328
思考與練習328
本章注釋330
第十二章演化博弈與自發秩序
12.1演化博弈的基本要素335
12.1.1從生物進化到社會演進335
12.1.2演化穩定戰略336
12.1.3生物進化與社會演化的不同337
12.1.4單元均衡與多元均衡338
12.2演化博弈舉例339
12.2.1協調博弈339
12.2.2婚姻博弈344
12.2.3鷹鴿博弈348
12.3囚徒睏境與閤作文化的演進349
12.3.1囚徒睏境博弈349
12.3.2弱穩定與強穩定354
12.3.3閤作文化的破壞356
12,4自發秩序與産權製度的演化358
12.4.1自發秩序358
12.4.2産權博弈359
12.4.3慣例的齣現361
12.4.4從慣例到規範362
本章要點總結363
本章重要術語364
延伸閱讀364
思考與練習364
本章注釋366
……
第十三章法律與社會規範
第十四章製度企業傢與儒傢社會規範
參考文獻434
人名索引447
關鍵詞索引451
緻謝45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个人推荐指数五星,作者张维迎。如果从今年所读的书中推荐两本书,这本书一定是其中之一。给我的直观感受,和《思考,快与慢》一样级别带给我很多震撼的好书。这本书前半部分从数学方面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后半部分把博弈论和社会相结合,分析了社会问题。 最初...  

評分

前半部份很容易理解, 而且數學的部份不多, 就算是對數學沒辦法的人也應該看得明白。但越往很看就越看得頭疼, 要真正理解就只好邊看邊拿起筆來算, 但我是坐車的時候看的, 那能拿着筆呢.... 就因為這樣就越看越不明白, 到最後作者都搬出一大堆古文出來, 就更不想看了.... 但要...  

評分

我是一个讨厌经济学的人。我认为经济学一无创造价值,二无情致趣味,三无崇高道德。加之对淡泊名利的崇尚和对物质欲望的鄙弃,我与经济学建立了“不共戴天”的个人恩怨,小学排斥《社会》,中学排斥《政治》,大学排斥《经济》。但出于全面发展的考虑,我又不得不逼迫自己学习...  

評分

評分

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理解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非常等透彻,而到了政治、语文、历史方面就理解得非常朦胧,《博弈与社会》从数学的角度推演了社会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这一角度,从基本的公假,依赖逻辑推导并解释了社会现象,这是一门学科所必备对条件。相对于心理学,很多...  

用戶評價

评分

教科書式。比較易懂。

评分

同《博弈與社會》

评分

給文科生的博弈論…

评分

頁邊距令人印象深刻。

评分

博弈論入門教材,核心主題是閤作何以發生。涵蓋範圍較為全麵,雖然不那麼形式化但知識框架的搭建挺完整的。而且語言通俗易懂,充滿瞭許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算是生活中的博弈論而不是黑闆上的博弈論。 個人感覺書中對數學的處理很棒,沒有多少公式,但在關鍵地方會引入符號用來說明問題,顯得更加具體和透徹。這種方式對個人思考也很有幫助,可以篩除一些籠統和模糊,增加一些具體和精確。 這本書是《博弈與社會》的講義版,有課後習題、思考題和人物介紹。有些筆誤需注意。 博弈論真的是理解人類社會的一大利器,作為一門數學分支,保證瞭它的嚴謹性和普適性,又結閤具體社會問題,保障瞭它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而近些年,以博弈論為基礎的,結閤瞭心理學、經濟學、進化論等學科的跨學科研究正如日中天,顯示齣要統一社會科學的氣勢(如桑塔費學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