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5
价格:52.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108301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思想史
  • 历史
  • 韦伯及其研究
  • 余英時
  • 社会学
  • 近代商业与法律
  • 商人精神
  • 中国近世
  • 宗教伦理
  • 商人精神
  • 商业文化
  • 伦理思想
  • 历史研究
  • 民间信仰
  • 道德观念
  • 社会变迁
  • 商人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增订版)》讲述近几十年来,史学界搜集并整理了大量明清商人的史料,但是主要集中于商人的客观世界和经济活动方面,本书却从分析禅宗、新道教和新儒家的入世伦理及社会影响这一特殊角度入手,特别注意三教在入世伦理方面相互交涉的复杂过程,尤其是禅宗对理学 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宗教和道德观念对中国商人的影响。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中唐以来的新禅宗和宋以后的新道教。中篇:儒家伦理的新发展。这一部分着重讨论新儒家和新禅宗的关系,以及从程、朱到陆、王的发展。下篇:、中国商人的精神。这一部分大致以十六至十八世纪为时代断限。但研究的重点不是商业发展的本身,而是商人和传统宗教伦理,特别是新儒家的关系。这三个部分虽是互相涵摄、彼此呼应的,但各篇也自有其独立性。这是近年史学界一部大著作,对中唐以来的思想史和社会史都有最重要的发明,对清代及近代史的研究,启发甚多。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获颁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第一届唐奖汉学奖。代表作有《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戴震与章学诚》、《士与中国文化》、《论天人之际》等。

目录信息

原商贾——余著《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序
“原商”与“说儒”
《货殖列传》的三大贤
中国历史中商人之角色(上)
中国历史中商人之角色(下)
后序近世制度与商人
一民间宗教
二义与利
三商人会馆之制度化
四制度化与商人信仰
五制度化与商人地位
自序
序论
上篇中国宗教的人世转向
一、新禅宗
二、新道教
中篇儒家伦理的新发展
一、新儒家的兴起与禅宗的影响
二、“天理世界”的建立——新儒家的“彼世”
三、“敬贯动静”——入世作事的精神修养
四、“以天下为己任”——新儒家的入世苦行
五、朱陆异同——新儒家分化的社会意义
下篇中国商人的精神
一、明清儒家的“治生”论
二、新四民论——士商关系的变化
三、商人与儒学
四、商人的伦理
五、“贾道”
六、结语
附录韦伯观点与“儒家伦理”序说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引言
一、科举名额与“弃儒就贾”
二、士商互动与价值观念的调整
三、儒家社会思想的新发展
四、商人与专制皇权
五、儒学的宗教转向——以颜山农为例
结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书会上的书,看题目就觉得有趣,分几次读完,果然如此。此前看余先生的文章多是短篇,断断续续,第一次看先生的专著,没想到竟然如此精彩,不忍释卷,值得反复读几遍。 余先生在此书中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来自韦伯之问,韦伯在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讨论了现代资本主...

评分

评分

读书会上的书,看题目就觉得有趣,分几次读完,果然如此。此前看余先生的文章多是短篇,断断续续,第一次看先生的专著,没想到竟然如此精彩,不忍释卷,值得反复读几遍。 余先生在此书中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来自韦伯之问,韦伯在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讨论了现代资本主...

评分

评分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读书报告 传统士人是余英时先生长期关注的话题,余先生曾经将一系列的讨论集结出版,取名《士与中国文化》,该书影响甚大,其中不少讨论已经跨越史学的界线,成为一些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下文简称《近...  

用户评价

评分

陈老师送给我的书,现在刚好解决了有关韦伯《中国的宗教》一书中的问题。作者的问题意思很明确,也在附录写出来对这个问题产生的思考过程,序言主要是方法论的反思。正文有很明确的思想线索,将中国宗教伦理的入世转向与商人地位与商人精神等的变革联系起来讨论,也正面回应了韦伯书中对中国宗教片面的讨论。

评分

余先生此书,在对韦伯关于资本主义及新教伦理的相关理论的批判中展开。先就佛老二氏唐宋的入世转向入手,继以宋代理学的兴起与明儒之对商业看法的新见,落脚于彼时商人群体萌发的其作为一社会阶层的自我意识与相应的士商互动。所附的〈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亦提出许多大问题,诸如晚明各宗教活力空前旺盛等。要之,线索清晰、旨意深远、材料精当、笔力雄健,纵有疏纰,亦不让为此领域的扛鼎之作。

评分

杨联陞和刘广京的序也都是干货,附录后面又有作者对前文的补充,最后对《颜钧集》的介绍、分析很有意思,阳明学的泰州学派在颜山农手里俨然已是一个宗教组织。作者泛论了儒学对中国商人精神的影响,到最后提到阳明学的时候没有再深入探讨其对商人的影响,觉得比较可惜。里面还看到对陆楫的文章的介绍。

评分

似乎买重了?

评分

确认资本主义是否萌芽应该包括整套经营和生产方式,是一整套系统而不仅仅是个别组成部分(P59);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的原因并不在于缺乏“入世苦行”的伦理,而是由于中国的政治和法律还没有经历过“理性化的过程”(P73);中国近世的宗教转向首先是新禅宗,其次是新儒家,再次是新道教(P1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