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学

文化符号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叶舒宪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75464
丛书系列:神话学文库
图书标签:
  • 符号学
  • 叶舒宪
  • 神话学
  • N级编码
  • 神秘学
  • 好理论~
  • 创作法
  • 文化符号学
  • 文化符号学
  • 符号学
  • 文化传播
  • 文化研究
  • 语言学
  • 认知科学
  • 视觉文化
  • 社会文化
  • 意义建构
  • 文化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提出一套文化研究和解释的理论系统,命名为“文化符号学”,或称“N级编码论”。其创新处在于重新划分文化的大、小传统:将先于文字和外于文字记载的传统作为大传统,将文字传统作为小传统。大传统的符号载体是器物和图像,称为一级编码,是文化的原型编码,其编码规则由神话思维支配;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是二级编码;文字记录的早期经典是三级编码;后经典时代的一切写作,从司马迁到曹雪芹、莫言,统称N级编码。本书希望通过大传统的再发现和新认识,重新解读小传统的“所以然”,通过文化符号学的多层编码理论,兼顾文化文本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将文化理解为一种生成性的符号叠加过程。文化符号学以其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引导后学进入文学与文化的整体性深层解释系统。这一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涉及从《周易》到七夕节,从希腊字母A到雅典娜,从哈利·波特形象到莫言小说等解析案例。

作者简介

叶舒宪,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著作有《中国神话哲学》《文学人类学教程》等30部。译著有《神话—原型批评》(1987,2011)、《活着的女神》(2008)、《苏美尔神话》(2013)等6种。近年主编了“神话历史丛书”(南方日报出版社)等。

目录信息

导论:N级编码文化的历史符号学 大小传统的整体再解读 /001
第一节 文化文本的构成:从“表述”到“编码” /001
第二节 表述、编码与权力 /003
第三节 哈利•波特的猫头鹰与莫言的蛙 /005
第四节 N级编码程序 /008
第五节 N级编码与“神话历史” /010
上编 文化传统多级编码论
导读 /015
第一章 大小传统论 /017
第一节 大传统如何重解小传统 /017
第二节 文化表述与文学功能 /025
第三节 本章小结:用大传统重解小传统 /031
第二章 N级编码论 / 033
第一节 “N级编码论”的学术渊薮 /033
第二节 当代文艺学的人类学(文化)转向 /037
第三节 与相关方法论的比较 /039
第四节 “N级编码论”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047
第三章 编码的符号学 /051
第一节 N的符号学解读 /051
第二节 “编码符号学”的尝试 /059
第三节 多级编码的逻辑梳理 /061
第四节 原型编码和序列倒置 /065
第五节 自觉运用编码振兴文化产业 /067
第四章 玉石之路与华夏文明的资源依赖 石峁玉器新发现的历史重建意义 /069
第一节 寻找夏文化:重建神圣符号物叙事链 /069
第二节 《管子》“尧舜北用禺氏之玉而王天下”解 /072
第三节 华夏文明之黄河摇篮说的更新 /074
第四节 石峁玉器解读:通神、避邪的玉教神话观 /076
第五章 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自觉 以《周易》为例 /082
第一节 《周易》的文化编码自觉 /082
第二节 《周易》的编码程序 /086
第三节 文化编码的思维原理“立象尽意” /090
第四节 《周易》文化编码的意义 /093
第六章 现代人文学的解码与编码自觉 /095
第一节 闻一多:从朴学到文学人类学 /095
第二节 《伏羲考》对龙图腾的重构 /100
第三节 编码自觉:从文学寻根到知识考古 /105
下编 文化文本多级编码分析
导读 /115
第七章 希腊字母的神话编码:A的发生 /118
第一节 从象形到字母A的前世今生 /119
第二节 “母牛的河流”字母中的神话编码 /121
第三节 未曾湮灭的大传统 /124
第八章 希腊神话的原型编码:石头与树 /126
第一节 橡树与石头:希腊神话文本的未解之谜 /126
第二节 米诺的图像叙事 /128
第三节 《圣经》叙事 /131
第四节 后世文学叙事 /133
第五节 地中海史前文化大传统 /136
第六节 本章小结:石头与树的金字塔编码 /140
第九章 希腊神话的编码程序:八面雅典娜 /142
第一节 女战神 /144
第二节 处女神 /149
第三节 技艺守护神 /152
第四节 智慧之神 /156
第五节 猫头鹰女神 /157
第六节 蛇女神 /163
第七节 城市守护神 /166
第八节 父亲生育的神 /168
第九节 结论:希腊神话的综合性与谱系性 /172
第十章 希腊意识形态与荷马史诗的“东方”形象 /180
第一节 荷马的“东方”范畴 /180
第二节 荷马“东方”世界的建构因素 /182
第三节 荷马“东方”形象的生成语境 /186
第四节 作为原型编码的意识形态 /189
第十一章 乞桥•乞巧•鹊桥 七夕神话的天桥仪式原型 /191
第一节 七夕神话的多级编码辨析 /191
第二节 天桥神话的史前大传统深度求证 /195
第三节 鹊桥与神女:女神文明的回光 /197
第四节 星宿与神话结合的奥秘仪式历法 /200
第十二章 女神复活:土家女儿会的神话编码 /205
第一节 逆向解码:从“女儿”到“女神” /205
第二节 神话历史:廪君射杀盐神? /210
第三节 女神复活:N级编码创造文化生产力 /213
第十三章 “足神”的N级神话说解 /216
第一节 “足神”的神话认知 /217
第二节 图像、物与仪式中的“足” /224
第三节 文字符码中的“足” /242
第四节 古代典籍中的“足” /245
第五节 当代文化之“足” /246
第六节 本章小结/251
第十四章 《尔雅•释鱼》的神话分类解 /252
第一节 “鱼”文化编码中的核心价值属性 /252
第二节 形态类比与贝之鱼属 /255
第三节 属性类比与龟之鱼属 /259
第四节 以类比类与变形动物 /261
第五节 本章小结:华夏鱼文化编码程序链 /263
第十五章 文身:从仪式符号到消费符码 /265
第一节 N级编码:“刺青”文学 /265
第二节 三级编码:“历史”文身 /267
第三节 二级编码:文身之“文”义 /270
第四节 一级编码:图像之“文” /271
第五节 编码理论的源头:神话思维 /274
第十六章 华夏宇宙观的空间编码 以东汉洛阳礼仪空间为例 /277
第一节 华夏宇宙观的研究 /277
第二节 空间的文化编码“中”的建构 /279
第三节 东汉洛阳礼仪空间编码 /282
第十七章 华夏的“气”观念的多级编码 /286
第一节 器物之“气” /286
第二节 文字之“气” /288
第三节 文化之“气” /292
第十八章 探案式逆推与多重解码 大传统、N级编码论与N重证据的关系 /295
第一节 N级编码论与N重证据 /295
第二节 大传统文本、N级编码论、N重证据法的会通 /299
第三节 余论 /302
第十九章 人类学研究知识与技能培养 /304
第一节 思维形态 /305
第二节 理论问题 /307
第三节 知识问题 /309
第四节 田野作业 /312
第五节 民族志取材 /314
参考书目 /317
编后记 /31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众多学者围绕叶舒宪先生新近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展开的学术对话。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阐述N级编码理论(包括理论概述和理论根源的探索),下编则是该理论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从叶舒宪先生的研究路径来看,N级编码...

评分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众多学者围绕叶舒宪先生新近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展开的学术对话。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阐述N级编码理论(包括理论概述和理论根源的探索),下编则是该理论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从叶舒宪先生的研究路径来看,N级编码...

评分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众多学者围绕叶舒宪先生新近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展开的学术对话。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阐述N级编码理论(包括理论概述和理论根源的探索),下编则是该理论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从叶舒宪先生的研究路径来看,N级编码...

评分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众多学者围绕叶舒宪先生新近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展开的学术对话。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阐述N级编码理论(包括理论概述和理论根源的探索),下编则是该理论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从叶舒宪先生的研究路径来看,N级编码...

评分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众多学者围绕叶舒宪先生新近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展开的学术对话。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阐述N级编码理论(包括理论概述和理论根源的探索),下编则是该理论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从叶舒宪先生的研究路径来看,N级编码...

用户评价

评分

叶老师提出“n级编码”构思大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上篇主要是阐述大小传统理论,他把前文字时代称之为“大传统”,把后文字时代称之为“小传统”,把考古发现及口传文学、文字、经典、作家文学依次称为一二三n级代码,但是可操作性多少,期待相关研究。

评分

原来是一本论文集。N级编码理论体现的是“物-图像叙事→文字叙事”的研究思路,实证研究倾向鲜明,显然是叶氏之前提出的四重证据法这套具体的方法论逆转过来上升为理论的结果,不过本质还是以神话-原型为中心,探讨前文字时代的远古文化(即所谓大传统)。从叶氏之前的研究成果和本书中其他论文来看,显然不同地域的远古先民有许多思维方式都是相通的,但恐怕并非所有思维都是如此。那么大传统指的究竟是中华文明的远古文化还是远古人类普遍共有的一套近似的文化体系呢?如果是前者,那么N级编码理论如何看待不同大传统之间的关系呢?既然彼此间有如此之多的相通处,那么是否还可以依据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推理出一个更原始的“巨传统”呢?倘若是后者,那么这套共有体系是基于实证逐步探索出来的,还是根据集体无意识理论预设的呢?

评分

从文字回到田野

评分

叶老师提出“n级编码”构思大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上篇主要是阐述大小传统理论,他把前文字时代称之为“大传统”,把后文字时代称之为“小传统”,把考古发现及口传文学、文字、经典、作家文学依次称为一二三n级代码,但是可操作性多少,期待相关研究。

评分

从文字回到田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