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961

柏林196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肯普
出品人:
页数:487
译者:武凤君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321455
丛书系列:历史拼图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冷战
  • 国际关系
  • 德国
  • 柏林墙
  • 政治
  • 美国
  • 政治史
  • 柏林1961
  • 冷战
  • 历史
  • 谍战
  • 柏林墙
  • 间谍
  • 政治
  • 悬疑
  • 战争
  • 秘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个棋手的数次对弈

决定了一个民族近三十年分裂的开始

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

2011年《经济学人》历史类最佳图书

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弗雷德里克·肯普 宏篇巨作

1961年,赫鲁晓夫把柏林叫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一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被广泛讨论,但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塑造冷战格局上却更为关键、更为凶险。美苏两方如此近距离地荷枪实弹、列阵对垒,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次失误、一个头脑发热的指挥官——核大战的触发就在瞬息之间。一方是未经试炼的美国年轻总统,他还未从猪湾事件中彻底脱身;一方是苏联总理,被中国人、东德人还有苏联政府中的强硬派包围。随着重要的党代会的临近,他知道,柏林的危局不但关乎苏联帝国的兴衰,更关系着他本人在克里姆林宫的权位。

一方从不试图理解另一方,双方都极力掌控局势。如此,一周接一周,危险步步滋长。

基于大量文献和采访,辅以新颖而惊人的洞察力,如戏剧一般的写作手法,本书以一种对20世纪历史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对于21世纪的我们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地缘政治格局变迁,我们轻易地忘记了冷战中最恐怖、最危险的一次危机。那时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近在咫尺,剑拔弩张。《柏林1961》情节紧张,引证丰富,发人深思,为今天提供了诸多教益。——亨利·基辛格

这是最好的历史写作。肯普娴熟地剖析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为重要的一次战略对抗,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冷战的复杂性。——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

真是绝好的一出戏!1961年柏林的对峙是冷战的转折点,远比古巴导弹危机更为重要,更富启示。这是一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个魅力型领导人基于误读的碰撞,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肯普引人入胜的叙事是文学与学术结合的典范。——沃尔特·伊萨克森,《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作者

弗雷德抓住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造就了二十八年的世界秩序。《柏林1961》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在危机四伏、变幻不定和进退两难的当今世界局势中,具有借鉴意义。——查克·哈格尔,美国现任国防部长

弗雷德里克·肯普用生动的描述、机敏的分析以及严谨的研究为冷战中关键而危险的一页提供了新的洞见。他将徘徊在核战边缘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又带回到我们身边。——斯特罗布·塔尔博特,布鲁金斯学会主席

作者简介

[美] 弗雷德里克·肯普,大西洋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此前在《华尔街日报》担任记者、专栏作家和编辑超过二十五年,是该报首席外交记者、驻柏林分社社长、欧洲版《华尔街日报》副社长。他之前的著作有《与独裁者分手:美国和诺列加的纷争》《西伯利亚的奥德赛:俄罗斯的心灵之旅》《父亲和祖国:新德国的私人探访记》。大西洋理事会是美国东部传统“大西洋主义者”重要的民间政策研究和协调机构,由己故前国务卿克里斯琴·赫脱和威尔·克莱顿等人发起和创建的。目前是华盛顿较为重视的对华研究的主流思想库之一。

目录信息

序言 by斯考克罗夫特(老布什总统国家安全顾问)
引子 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上篇 棋手
第一章 赫鲁晓夫:左右为难的共产主义者
玛尔塔·希勒斯被强奸的故事
第二章 赫鲁晓夫:柏林危机初露端倪
第三章 肯尼迪:总统的教育
寒风中走来的“狙击手”
第四章 肯尼迪:第一次失误
第五章 乌布利希与阿登纳:难以驾驭的盟友
弗雷德里希·勃兰特失败的逃亡
第六章 乌布利希和阿登纳:小人物左右大局
中篇 暴雨将至
第七章 赫鲁晓夫的春天
第八章 新手上场
乔恩·唐纳眼中的柏林
第九章 危险的外交
第十章 维也纳:青涩男孩遇上黑帮大佬
第十一章 维也纳:战争的凶兆
第十二章 盛怒之夏
玛莲娜·施密特,全球最美丽的逃亡者
下篇 对峙
第十三章 “大试验场”
乌布利希与库尔特·威斯马赫的冲突
第十四章 墙:罗网初张
第十五章 墙:绝望的日子
艾伯哈德·博尔进了监狱
第十六章 英雄归来
第十七章 核扑克
第十八章 查理检查站的对峙
尾声 余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来自《柯克思书评》杂志(Kirkus Reviews),@欢乐的方脑壳 译 《华尔街日报》的前资深编辑肯普为我们叙述了一连串的场景,场景中,俄国人手持橄榄枝,而美国人则拔剑相对。肯尼迪上任初期,赫鲁晓夫意想不到地采取了和解姿态——比如,他允许自由欧洲电台在铁幕后广播,释放...  

评分

评分

黄艾禾/文 我们都知道德国首都柏林曾有一道“柏林墙”,它修起来30年后,又被拆了。它修起来的年代,我懵懵懂懂,只知道世界被分为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我们是属于前者的;它被拆了的时候,我们听说,冷战结束了。 《柏林1961:肯尼迪、赫...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当年共产主义领导人赫鲁晓夫、乌布里希建立起一座墙让自己的人民生活在牢笼里面,今天我们的的领导人再次建立起GFW圈养起我们

评分

当年共产主义领导人赫鲁晓夫、乌布里希建立起一座墙让自己的人民生活在牢笼里面,今天我们的的领导人再次建立起GFW圈养起我们

评分

书里有句话引得挺好:JFK说着丘吉尔的话,干着张伯伦的事。可惜啊,历史还在重演。

评分

我忽然想起一句台词:两军相逢勇者胜。如果刚刚就知的肯尼迪对赫鲁晓夫的威胁更勇敢一点,冷战的进程是否就会不同。可惜历史无法再选择一次。

评分

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三十万字。写了肯尼迪纨绔子弟的软弱、赫鲁晓夫农民子弟的直接和算计,尾巴摇熊的乌布利希,身不由己的阿登纳,还有一群努力争取但也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柏林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