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开始相信,东亚经济将会迸发奇迹。日本会主导世界经济,中国也将紧随日本。亚洲国家开始被冠以“虎龙”之名,不仅这些亚洲国家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神话,同时整个东亚也被视为一个文化和经济共通的统一体,且这个统一体的上升势头不可阻挡。
作为在东亚地区做过20年报道的资深记者,作者斯塔威尔深入研究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他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展示了发生在亚洲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情况,揭穿了西方世界对东亚的迷思和误解,同时他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极速爆发,而令一些国家则渐失活力。
作者深度分析了以下三方面:土地政策、制造业和金融业。土地改革对亚洲经济体的成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土地改革启动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步伐,解放了一大批劳动力,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他认为,只有制造业和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是不够的,国家需要“出口指导原则”,政府需要以此向企业施压,促使它们实现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在金融领域,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并支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同时,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模式也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作者指出,中国重工业领域的大型企业已经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但消费品行业仍有差距。鉴于中国的人口结构趋于恶化,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乔.史塔威尔,《中国经济季刊》的创办人、《经济学人》知名撰稿人,曾出版《亚洲教父》中文版畅销10万册以上,长期担任《经济学人》驻北京记者,《金融时报》称其为有关亚洲商业为何以及如何发展的“流言终结者”。
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成功的三个原因:1)agricultural reforms; 2) export disciplined manufacturing; 3) effective finance system to support the two, which formed to align individuals’ objectives with nations’ main objective. 作者提出华为在2010年就遭到了...
评分 评分 评分不错! 作者认为亚洲经济发展历程一般都在三个方面取得成功: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生产、还有就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历程,最后只有日本,韩国和台湾取得成功,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业,(香港,新加坡属于离岸金融中心,不在此列)而发展初期,...
评分我读完全书后惊讶于后面关于注释及补充注解都有长达50页左右的内容,感慨于作者的严谨。 整体来看作者做了非常多的实地调研和了解,非常推荐想借此书开拓对亚洲主要经济体近几十年发展路径理解的朋友读一读。 有朋友的书评提到认为此书的理论构建非常简单,得出结论不严谨,我...
居然中信出版社也引进了。还是看台湾原版吧,大陆版肯定被删节了
评分关于P2P、关于生育税和养老金、关于维稳经费、关于阶层固化,这本书里都有。
评分两个字:干预,四个字:正确干预。
评分分析亚洲国家经济成败的原因,文笔不错,比喻接地气,连我这样的小白都能看得进去。比如“如果一个国家通过借款或印钞票的途径来技术进步的目标,那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决定了这个途径是否合理。就像贷款上大学,它取决于你是否能学到东西。在发展中国家,要评判债务、赤字和通胀是否合理,关键是看该国是否实现了技术进步。”
评分[PL]土地改革分配土地;保护国内幼稚制造产业,强制出口纪律,鼓励私营企业带动竞争,淘汰低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逐渐放松金融管制。这是一个美国人给亚洲经济发展的建议,也是中国在执行的政经政策。作者用了亚洲其他国家正面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其可执行性和可效性,有理有据。比预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