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对香港以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他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全书共13章,从2007年第9期开始以“香江边的思考”为副题在《读书》不定期连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书记载了我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我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希望把香港作为中国的中心问题来思考,将其看作是理解中国的钥匙,因为它一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也暗含着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最根本的不同。”
——强世功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2003-2007年被借调到香港中联办做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0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年)和法学博士(1999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和宪政理论,著有《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奶奶)、《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法律出版社,2006年)和《超越法学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立法者的法理学》(三联书店,2007奶奶)等。译著有《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三联书店,1997年)等。
明天晚上就要举办《中国香港》一书的读书会暨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六周年活动了,今晚忙到十点,才有了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按照宋老师的要求,因故未能到场的理事需要撰写讲稿,因此虽然感觉疲惫,还是决定坚持写出讲稿之后再行休息。金陵读书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单是一...
评分近日,因中央政府发布白皮书在香港引起的争议很多。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这种争议和纷争,而不仅仅局限于港怂这种流于愤怒的表述,其实并不那么容易。 强世功的这本《中国香港:文化与政治的视野》,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香港。正如作者所言,是从中国的视角看香港,因此...
评分先表明身份,没上过强老师的课,但看过强老师全部的书。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在这简单说说一个本科生的看法。(个人非常同意匿名用户的话"以强老师的学术水平,知乎上无一人可评价他") 先说结论:他是一名真正关心中国问题并真正探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学者。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一条...
评分读罢,思之良久,立场既已决定思路,因而作者从社会现状入手,从文化和政治的视野重新审视了香港回归中国的法理和心理沿革历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香港社会现状和群体心理的理性之门。作者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一针见血的指出造成目前香港困局的既有历史原因,更有现实原...
评分一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强世功老师在法理学界素有盛名,某年他来石瓦坡讲学,负责主持的付校长打趣说,不认识强老师的学生不配学习法理学(大意如此,当然付校长本人的主业也是法理学)。强老师也不仅只在大学的讲坛上耕耘,作为政治哲学的研究者,他的抱负也施展在了具体的中国政...
虽然作者自夸读了很多历史来看香港问题,但是感觉作者历史还是读的太少。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令人不可思议的论断。如果内地hk研究搞成这个样子,hk就不可能治理的好。
评分看法律学者写的文章总有种高大上很厉害的感觉,但事后想想其实然并卵,呵呵
评分这是一本相对全面的香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畅想,特别是近期香港问题频发,在书里可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
评分左右为难,捉襟见肘。
评分缺点是有点一厢情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