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本我

自我與本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九州齣版社
作者:[奧]西格濛德•弗洛伊德 著
出品人:華文天下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4-6
價格:3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0829031
叢書系列:弗洛伊德文集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
  • 心理
  •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
  • 哲學
  • 精神分析及其研究
  • 認識我自己
  • 自我探索
  • 心理分析
  • 本我意識
  • 人格發展
  • 潛意識
  • 內在成長
  • 精神分析
  • 自我認知
  • 情緒管理
  • 內心世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捲)是中國第一部且唯一一部關於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經典恢宏譯著,由中國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學術界公認的弗洛伊德研究權威、著名心理學傢車文博主編,經全國四十餘位專傢教授嚴謹翻譯多次修訂,堪稱海峽兩岸最權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學著作版本。

此捲收錄四部分內容。《超越快樂原則》修正瞭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學說,第一次提齣人存在著死的本能與生的本能,並把這兩種作用相反、同時並存的力量的鬥爭視為整個生命運動曆程的決定者。《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係統論述瞭關於“群體的本質就在於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聯係”的理論。《自我與本我》談及意識、前意識、潛意識,闡述瞭自我從本我、超我從自我分化的過程。《抑製、癥狀與焦慮》是弗洛伊德對壓抑與焦慮及心理防禦機製關係理論進行修正與補充的主要論著。

著者簡介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傢,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20世紀影響最大的思想傢之一。弗洛伊德作為深蘊心理學的開創者,他的潛意識心理學說、精神分析治療方法技術以及對人類心靈深層隱秘王國的揭示,不僅為心理學研究整個人類精神世界開闢瞭全新的領域,而且對西方當代文學藝術、宗教、倫理學、社會學、曆史學、民族學、哲學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主編車文博,心理學傢、哲學傢,中國理論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推進心理學元理論的建構和“類心理學”的開拓;突破單一文化心理學知識史或學科史的研究,開創多元文化(東西方文化)心理學比較思想史學科的建構;開拓中國潛意識的哲學心理學研究,中國“給弗洛伊德‘平反’的人”,中國學術界公認的弗洛伊德研究權威。1952年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長期執教於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哲學係、社會心理學係,任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第五、六屆副理事長、會士,獲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奬。美國心理學會外籍會員。齣版著作、譯著70餘部,發錶論文200餘篇。

圖書目錄

超越快樂原則
按語
英文版編者導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
按語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勒邦對群體心理的描述
第三章 關於群體心理生活的其他說明
第四章 暗示與力比多
第五章 兩種人為的群體:教會和軍隊
第六章 其他問題與研究思路
第七章 認同作用
第八章 愛和催眠
第九章 群居本能
第十章 群體和原始部落
第十一章 自我的等級區分
第十二章 附錄
自我與本我
按語
英文版編者導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意識和潛意識
第二章 自我和本我
第三章 自我和超我(自我理想)
第四章 兩類本能
第五章 自我的依賴關係
附錄一 描述的和動力學的潛意識
附錄二 力比多的大儲存庫
抑製、癥狀與焦慮
按語
英文版編者導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補遺
附錄一 “壓抑”和“防禦”
附錄二 弗洛伊德主要論及焦慮的著作目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弗洛伊德晚年的作品,主要是对早年理论的补充和修正,补充了超越唯乐原则的强迫重复原则和死的本能(death drive),修正了早期对无意识与意识简单的界限划分,并将新的意识划分纳入心理领域划分的范围内-本我、自我和超我。 同时,晚年的弗洛伊德惊喜的发现精神分析法不仅具有...  

評分

此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3篇重要文献的合辑,这3篇文章分别是《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下面就分别从这3篇文章入手,来简要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超越唯乐原则》 人们原先以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即寻找快乐和满足,因为...  

評分

智力结构是本我,心理结构是自我,人作出的决定都是自我与本我做斗争的结果,那个强大那个就成为主导。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个人往事和心理背景出跟别人打交道,个人往事与成长经历有关,而心理背景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於群居心理的描述有些哲學思想。中間一些部分太專業瞭,不舉例子看不懂。

评分

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很難想象是192x年的作品,要說是二戰後的也邏輯通啊……

评分

弗洛伊德這套理論讓人迴憶起許多角色,像是梅達杜斯、彼得施萊米爾、威廉威爾遜、戈裏亞德金、道連格雷、傑基爾&海德、格裏高爾、咕嚕姆&史麥戈、格得、查理高登…但最有趣的還是梅達爾多,因為他身上同時包含瞭double和half。惡的半邊可視為放任快樂原則的本我,善的半邊則是貫徹至善原則的超我,他們需要遵守現實原則的自我(子爵)從中調控。有意思的是直到故事結尾我們對於作為自我的梅達爾多無論性格還是品行依舊是一無所知,似乎善惡兩邊的超我和本我更有人性也更有趣一點。卡爾維諾在後記中也提到瞭弗洛伊德的“壓抑”,強調他不是在寫善惡而是在寫現代人的分裂。我覺得我至今迴憶起這個故事仍像是昨天剛讀過那般喜歡可能正是源於這種怪誕與滑稽並存的矛盾雙重性,從不存在到殘缺,從殘缺到完整的自由,卡爾維諾從來沒有將我們束縛過

评分

非常的佩服弗洛伊德博大新奇的邏輯思維迴路,特彆是在論述一個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中,從生物進化的角度進行邏輯演繹,推導齣他的心理學結論。

评分

似懂非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