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京

来自东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丰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5-1
价格:CNY 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41113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日本文化
  • 社会史
  • 文学
  • 文化研究
  • 社会现实
  • 旅行
  • 文学随笔
  • 东京
  • 爱情
  • 生活
  • 治愈
  • 成长
  • 异地恋
  • 都市
  • 情感
  • 日系
  • 轻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是日本人心中的纠结。他们凭实力一次又一次打败中国,但内心又有对中国难以言喻的文化自卑,这让日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细致观察中国、解剖中国的国家。

虽然中华民族在思想上、观念上、心理上、情感上、嘴头上从来没有败给过日本人,但中国人对日本少了许多细致的观察、深刻的认识,其原因,你懂的!

无论把日本当作敌人还是朋友,无论是激情愤然还是平常心态,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观察日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书从作者五年来所积累的2000多篇、近400万字的随笔中精选整合而来,集101篇文章、85幅珍稀照片,以其25年的东瀛经历,尝试从各个不同的细微的观察角度——AV、读书力、御宅族、萌萝莉、人性民情、职场众生、银发经济等,解析放大镜下的日本社会生活,亦严谨亦诙谐。

读完此书,今后谈论日本的时候,也许我们就可以拒绝使用“你懂的”……

作者简介

蒋丰

1959年出生于北京,站在“50后”的最后行列。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中国青年》杂志社工作数年后,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4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学位。先后被聘任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始终为未能师承海外著名汉学家、外祖父杨联升那般治史而遗憾。

曾担任日本华文媒体《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东方时报》总编辑。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中文版《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同时担任日语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此外,任《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广东卫视等多家国内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已是资深传媒人。

2009年以来,他坚持撰写“日本天天‘蒋’”博文,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叙述日本,在新浪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1.1亿,被称为“评介日本第一人”。

其译著和著作有《日本开国小史》《横滨今昔》《日本国会议员谈中国》《风吹樱花落尘泥》等。另有新媒体催生的著作《万条微博说民国》。

目录信息

AV
AV产业大起底
市场造就的质与量
演员总动员
AV是一种文化?
AV带来的社会病态
观光立国
悠悠不老的“青春18”
《杜拉拉升职记》外景地随笔
京都的情愁哀伤
北海道玩出“雪文化”
香川改名“乌冬县”
“孝心旅游”连年走红
“灾区旅游”助力地区建设
大相扑选手为什么这么胖
《女子相扑——“狂野”的风景》外景地随笔
绝无仅有的旅游资源——艺伎
混浴与秘汤
《日本澡堂的洗澡方法》
从洗澡间窥看武士的私密
过新年温泉混浴
裸身入浴 人天交融
“秘汤热”渐流行
读书力
培养国民“读书力”
“读书节”从娃娃抓起
日本街头如此多彩的读书风景
前首相也在书店买漫画
“图书馆列车”
那些讳莫如深的禁书
御宅与宅
越来越“宅”的日本年轻人
为何难“跳跃”
“不知饥饿”后的沉沦
“逃离”城市的背后
青少年成为“网络控”
电子游戏无孔不入
萌“萝莉”&“痴”大叔
“萌文化”为何大行其道
“美少女文化”兴盛千余年
少女陪大叔散步很黄很暴力
大叔们如何“捕获”萝莉
大叔为何自扮“萝莉”
“暴走老头”吃嫩草有何损招
“痴汉”暴露社会法制文化变态
肉食女VS草食男
日本夫妻生活进入女尊男卑时代
“肉食女”为何扑向“童贞男”
出现“草食男”缘于女性变化
新一代男性不“好色”
处男率为何不断拉升
日本年轻男性兴起“伪娘”热
年轻男人学女“艺”
“绮丽男”,日本的又一道新风景
日本酷暑引发“阳伞男”逆袭
人性与民情
成为“老铺”的三种武器
清晨早起多赚钱
揭秘日本商家隐语
日本“农民工”如此转型
“计划生育”与“鼓励生育”
中产阶级的底气在哪里
与乌鸦坚决斗争
如何提高公务员服务质量
“公交卡”凸现的人性化服务
拾金不昧不是学雷锋
天气预报的人性化
菜市稳定&果蔬“实名制”
从安倍晋三扫墓看日本人的另一面
职场众生
女性管理者就是“拖油瓶”
职场女性变身“虎狼女”
女大学生吐槽性别歧视
博士就业受阻的背后
东京年轻人悄然兴起“人脉午餐”
谁在召唤工薪族与家人共进餐
“周末企业家”风行为哪般
在“日本股份公司”可以这样“混”
“全员秘书”时代到来
日本最苦逼的十大职业
笑看县民性
“舌尖上的日本”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日本各地“特色大战”彰显县民性
“形象工程”体现日本近畿县民性
“地方特色病”
女性内衣裤下的“县民性”
“平均胸围地图”的背后
世界遗产地各藏“特色红灯区”
“人妻不伦”各具县民性
饮食男女滚床单也有县民“性”
东京人与大阪人这样不同
金钱观念折射日本关东关西大不同
大阪老太泼辣无敌
大阪缘何成为性犯罪之都
滋贺色狼横行缘于“县民性”
自杀率畸高是日本县民性惹的祸?
无缘社会
冷漠的“无缘社会”
警惕孤独的蔓延
“孤独死”频发折射弱者之殇
“麦当劳难民”为何大量增加
日本离“亚洲病人”有多远?
“低智商社会”?
早春三月爱“寻死”
无缘死——死的不一般
银发时代的困境
日本真的已经“年过半百”?
“银发经济”值得借鉴
养老金的双管齐下
积极应对老年痴呆
虐亲的人可恨又可怜
当代“扔老人山”折杀白衣天使
浴池联谊为老年人找朋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对日本最深的印象是小学课本上,周恩来曾经画了2个圈。一个小圈,一个大圈,说小圈是日本,大圈是中国,那么小的一个圈却打败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 小孩子,被老师的爱国主义一激荡,当时是百味杂陈,眼泪差点就掉下来的。 此后,对日本的了解来自于白岩松的一本讲日本的书...

评分

我对日本最深的印象是小学课本上,周恩来曾经画了2个圈。一个小圈,一个大圈,说小圈是日本,大圈是中国,那么小的一个圈却打败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 小孩子,被老师的爱国主义一激荡,当时是百味杂陈,眼泪差点就掉下来的。 此后,对日本的了解来自于白岩松的一本讲日本的书...

评分

我对日本最深的印象是小学课本上,周恩来曾经画了2个圈。一个小圈,一个大圈,说小圈是日本,大圈是中国,那么小的一个圈却打败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 小孩子,被老师的爱国主义一激荡,当时是百味杂陈,眼泪差点就掉下来的。 此后,对日本的了解来自于白岩松的一本讲日本的书...

评分

我对日本最深的印象是小学课本上,周恩来曾经画了2个圈。一个小圈,一个大圈,说小圈是日本,大圈是中国,那么小的一个圈却打败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 小孩子,被老师的爱国主义一激荡,当时是百味杂陈,眼泪差点就掉下来的。 此后,对日本的了解来自于白岩松的一本讲日本的书...

评分

我对日本最深的印象是小学课本上,周恩来曾经画了2个圈。一个小圈,一个大圈,说小圈是日本,大圈是中国,那么小的一个圈却打败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 小孩子,被老师的爱国主义一激荡,当时是百味杂陈,眼泪差点就掉下来的。 此后,对日本的了解来自于白岩松的一本讲日本的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放在物质不够丰富的从前,绝对是做厕纸书的首选。难以想象一位年逾半百之人眼中之关注如此不堪,翻过近一半,难捺手中笔,像昔日涂画《太上感应篇》和《玉历宝钞》一样涂满了对低俗与不堪的惊叹……

评分

里面提供了不少数据,缺乏深度的描写。很快就翻完了。

评分

花里胡哨

评分

深入了解

评分

花里胡哨 没有实际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