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对《I.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这一章的逻辑的、系统的结构,已经有了6种不同的尝试。我们的版本则将7份手稿保持马克思和恩格斯遗留下来的原状。这只不过实现了一个寻找并找到了的全新开端:将手稿收录为7份独立的文稿,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一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些有激烈争议部分的研究和解释,就将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是为能够追溯到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立场相一致的“唯物史观的内容和概念”。
文本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布鲁诺·鲍威尔的文章《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进行的辩论,那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费尔巴哈和唯一者。费尔巴哈的后继者及其对批判和唯一者的斗争》,有几页涉及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神圣家族》以及莫泽斯·赫斯的《晚近的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此来继续推进《神圣家族》中开始的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德]英格·陶伯特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手稿作为遗作,以其不完整的结构编排引导着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求索。该手稿自1924年问世以来,历经梁赞诺夫版①、阿多拉茨基版②、新德文版③和MEGA2④四个版本。通过对以上版本的比较和分析,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⑤在20世纪...
评分 评分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和出版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体部分写于1845年11月到1846年夏天,距今已有160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撰写这部手稿,主要是跟黑格尔左派内部的思想斗争有关,当时黑格尔左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围绕着“人”、“人的本质”、“...
评分 评分引言 马克思说,那些德国的批判家们对德国的批判从未离开过哲学的基地,问题在于他们理论的动力只是批判。既然人的一切行为都从意识中来,那么只需用充满道德正义的话语修正人们的意识便足够了。用词句去反对词句,用一种解释去推翻另一种解释,这种纯粹的批判作用的对象并不是...
跟广松涉版比起来这个版本读得不是一般的蛋疼,译者既然将1972年MEGA2先行版作为附录收入,却不收入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手稿删改过程的“异文详情”,总之读得不是个味儿。
评分跟广松涉版比起来这个版本读得不是一般的蛋疼,译者既然将1972年MEGA2先行版作为附录收入,却不收入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手稿删改过程的“异文详情”,总之读得不是个味儿。
评分跟广松涉版比起来这个版本读得不是一般的蛋疼,译者既然将1972年MEGA2先行版作为附录收入,却不收入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手稿删改过程的“异文详情”,总之读得不是个味儿。
评分跟广松涉版比起来这个版本读得不是一般的蛋疼,译者既然将1972年MEGA2先行版作为附录收入,却不收入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手稿删改过程的“异文详情”,总之读得不是个味儿。
评分编排方式合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