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

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法]劳伦斯·罗兰—伯格
出品人:
页数:116
译者:胡瑜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2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45274
丛书系列:新社会学文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社会理论
  • 法国
  • 欧洲
  • 比较研究
  • 比较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社会学
  • 西方社会
  • 中国视角
  • 文化比较
  • 欧洲研究
  • 社会理论
  • 镜像理论
  • 中西文化
  • 学术著作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尝试在中法两国学者用不同方法研究的社会学课题间搭建对话,以期找到中国和欧洲(尤其是法国)社会学之间的“连续的断续”和“断续的连续”。该书条理清晰,框架分明,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对大量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书中运用了对比的分析、观察手段,同时写作视角独特——全书寻求建立“镜像效应”而非全面介绍两国学术成就,使得该书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对比综述,而是一种全新视角的思考。

作者简介

劳伦斯·罗兰-伯格,里昂大学博士,社会学教授,执教于里昂大学和普罗旺斯大学。

目录信息

引 言 社会学:走出西方/1
第一章 社会学:跨越国界/7
一 中国和欧洲社会学的发展和现状/7
二 中国社会学:从后殖民到学科重建/10
三 地方理性主义和田野科学/13
四 知识的生产和研究方法/14
第二章 就业与劳动/18
一 转型与经济制度/18
二 危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20
三 经济变革与弹性工作/22
四 统治与在劳动力市场上失去资格/25
五 面对“风险社会”的年轻人/27
六 强连带、弱连带与就业/29
七 工作观与代际因素/31
八 经济社会学新问题/34
第三章 社会边界与城市隔离/37
一 新的社会边界与城市隔离/37
二 中国和欧洲的“城中村”/41
三 城市中的污名化和“冷暴力”/43
四 城市与城市空隙带/44
第四章 现代性、主体和对他人的关爱/47
一 现代性与主体/47
二 自主性与自我的考验/49
三 社会不公与为承认而战/53
四 道德经济与对他人的关爱/55
第五章 国家、社会冲突与集体行动/57
一 国家与公民/57
二 中国:诉苦与社会运动/59
三 法国:民主与暴力/62
第六章 不公与个人经历/66
一 社会分层与阶层新边界/66
二 流动和个人经历/69
三 统治与权力/71
第七章 国际人口流动和内部人口流动/73
一 流动政策和权力机器/73
二 流动和歧视/74
三 族群经济据点和家政工作/77
四 人口流动和多中心经济/79
五 流动历程和社会分层/80
结 语 后殖民决裂与新的认知视野/83
参考文献/86
鸣 谢/11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化全球化的思想传播是我们这个生活年代所赋予的特征,我们审视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国家、社会,国际人口的流动,内部人口的流动,都出现了多元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更多的认识世界,认知空间,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社会。 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引导性的作用。  

评分

P8,P10:布迪厄的基因结构主义?生成性结构主义吧?在法语里这两词太像了! P10:交互派的贝克尔?非社会学的人该看不懂交互派就是互动论了吧? p49:马图切利(Martuccelli,2006),好像应该是马图切利(Maruani,2005),马图切利(Martuccelli)跟马尔图切利(Martuccelli)两...

评分

P8,P10:布迪厄的基因结构主义?生成性结构主义吧?在法语里这两词太像了! P10:交互派的贝克尔?非社会学的人该看不懂交互派就是互动论了吧? p49:马图切利(Martuccelli,2006),好像应该是马图切利(Maruani,2005),马图切利(Martuccelli)跟马尔图切利(Martuccelli)两...

评分

比较薄的一本书,语言不多,但观点鲜明。中法两国学者用不同方法研究的社会学课题,寻找中国和欧洲社会学之间的“连续的断续”和“断续的连续”。特别是 “镜像效应”独特的视角,使这本书不同于平常的比较研究。  

评分

文化全球化的思想传播是我们这个生活年代所赋予的特征,我们审视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国家、社会,国际人口的流动,内部人口的流动,都出现了多元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更多的认识世界,认知空间,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社会。 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引导性的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关中法比较的论文集,深度不足,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评分

法国社会学学者撰写的关于中欧社会学研究比较的小书。作者难能可贵地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从劳动与就业、现代性、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几个方面,简述中欧各自的社会学研究在方法论、研究主题和分析特点上的异同。作者对中国社会学学术成果的正视与肯定让人赞赏。

评分

法国社会学学者撰写的关于中欧社会学研究比较的小书。作者难能可贵地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从劳动与就业、现代性、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几个方面,简述中欧各自的社会学研究在方法论、研究主题和分析特点上的异同。作者对中国社会学学术成果的正视与肯定让人赞赏。

评分

法国社会学学者撰写的关于中欧社会学研究比较的小书。作者难能可贵地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从劳动与就业、现代性、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几个方面,简述中欧各自的社会学研究在方法论、研究主题和分析特点上的异同。作者对中国社会学学术成果的正视与肯定让人赞赏。

评分

有关中法比较的论文集,深度不足,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