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留下的14册日记堪称有意识地让文学性向日常生活延伸和渗透的范例,是一部未完成却又独立自存、具有自身生态性的书。本书精选二百余篇日记编译成册,可谓“瓦尔登湖的反光”,使读者看到一个集文学性和生活性于一身的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与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公民的不服从》等。1862年5月6日,因肺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4岁。
朱子仪,1962年生于上海,资深文化品评作家和实力派翻译家,以编书、译书、聚书和读图为乐。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北京某高校任教。著有《流放者的神话:犹太人的文化史》、《西方的节日》、《纽约老房子的故事》、《欧洲大教堂》等,译有《梭罗日记》、《蒙田随笔》、《房龙传》、《伦勃朗的人生苦旅》、《房龙精选集》、《幸存者回忆录》、《棚屋》、《提琴里的手稿》等。
◇9月22日 ……昨天和今天,秋天的强风开始刮起来,“电琴”声也随之分外响亮。特别是今天下午我在迪普水渠听到的,其音调按照不同地段的电线的松和紧而变化。这声音出自电线杆附近,那里的振动频率显然更快。我把耳朵贴在一根电线杆上,我的感觉似乎是它的每个细孔都充满了音...
评分1. 1839年的时候,梭罗22岁,这一年,他喜欢上一个叫做艾伦的女孩子,女孩子17岁,他们会在这一年的夏天遇见。 遇见之后,梭罗将为她写出:除了更深地去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爱。 而在遇见之前,梭罗的四月是这样的: “早晨的气氛给予我们的风景是一种健康的色调。 早晨...
评分1 很喜欢这本书。本是无事时消遣用的。但在各种间隙中翻看它,每次都有欢喜的感觉。 日记或者是了解一个人最近的途径。但也不尽然。如果这是一个你无法理解的人,或者他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喜欢使用隐晦的方式,那我们就仍然对他是无知的。但梭罗不是...
评分1 很喜欢这本书。本是无事时消遣用的。但在各种间隙中翻看它,每次都有欢喜的感觉。 日记或者是了解一个人最近的途径。但也不尽然。如果这是一个你无法理解的人,或者他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喜欢使用隐晦的方式,那我们就仍然对他是无知的。但梭罗不是...
评分第一次读《瓦尔登湖》大概在十几年前。这么多年过去,脑海里总是有一幅画面:一个人字顶小房子隐藏在树林之中,却并非是阴森的苍天大树,顶多是不超过两层小楼的高度,不远处半弯湖水与小屋相伴。 但直到前两年,在一本讲述极小限住宅的建筑书籍里看到梭罗小屋的草图,才真正...
#1817/7/12-2017/7/12 纪念梭罗200周年诞辰# 今天有很多肤浅的人在曲解梭罗,消费梭罗,殊不知他是以现代文明病的反抗者姿态传世的。在利益至上的风气中,感谢梭罗身体力行地为他所生活的时代开辟了另一极的可能性。可惜此等异端在中国总难以心安理得地存活。
评分是呀, 我必须默默的接受自己的生活 感谢陪伴我走过最艰难的一年...
评分1st。 20161017。约翰·巴勒斯:“梭罗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将每一天的一半时间花在户外,专注于窥探大自然的方式和习性、行为与活动,他所实施的观察如此有限,这就不同凡响。” 2nd。20170216。 “现在你在做什么?”他问。“你写日记吗?”于是我今天就动笔写。
评分就书本身而言,开本小,定价贵,本可以做成正常32开大小的。开始见页数多,还以为增补了许多呢,原来不比旧版多多少。期待全译本。
评分就书本身而言,开本小,定价贵,本可以做成正常32开大小的。开始见页数多,还以为增补了许多呢,原来不比旧版多多少。期待全译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