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沈从文 传记 人物传记 中国文学 湘西 文学 现当代文学 纪实
发表于2025-04-14
从文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唯一一本自传作品,写了他20岁之前在湘西的那段岁月。有对故乡的记忆,对亲人的怀念,还有个人种种经历。无论是幼时的上学经历,还是少年的军中时光,都透着少年心性的好奇和顽劣;而对于当时军阀割据、血流成河的记忆却是轻描淡写,有一种冷眼看生死的姿态。他对于一切经历的审视与体会只关乎真实、美丑,与道德无关。因此,《从文自传》少了他后来文学作品中那种美丽的哀愁,却充满了生命最原始的炽烈和真诚。
沈从文(1902—1988),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学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他的小说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 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物研究上,沈从文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坚持研究为生产、艺术创作和历史研究服务。
“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评分“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评分沈老晚年真是谦虚。对于在博物馆的三十年,竟如此坦然,且欣喜。沈老说自己二十出头时来北京,连标点符号都不会,这样看来,那些来北京追寻梦想的人,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只是要像湘西人一样,霸蛮、固执、坚持。沈老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天才,有的只是耐心,文章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磨出来的。然而,百年之后,我们还在读他的文字,还在感受其中的爱。
评分1.“自传”概念偏大,全书只提到幼年至青少年时期(来北京之前)的年月过往。没想到几十年前的湖南乡土竟也能勾起我的童年记忆(山包小团体聚会,夏日调休河里泅水),晃眼回望竟也到了“十年后还在我的记忆里,及其鲜明地占据了一个位置”的年龄,却始终难以把握住记忆的实体,更不要说以文字形式进行输出,虽深知人生阅历未够,但也不由心生沮丧遗憾。2.“各种生活营养到我这个魂灵,使它触着任何一方面时皆若有一扇火焰。”沈从文口中自说的“火焰”得益于从始至终对身份定义的拒绝,或者说是当时本能化的“少年叛逆”,这份叛逆背后包含着对广远世界的好奇与想象,也才有了对“知识”的包纳心怀。3.两个疑问:后来在军队工作是否有满足父亲的愿望一角;“乡土作家”的精神启蒙是否源于早年间阅读狄更斯作品时所钟意的“只记录生活现象”。
评分沈老的文字和精神都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然后正是这种淡成就了他的大气。看他描写北京的一些事情和地点,才真的觉得文学还是要跟现实联系起来看才有意思,比如“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这篇演讲,描述他初到北京的所见所闻,恰好都是我熟悉的地方,就给人一种特别喜欢的感觉。如果我没到过哪些地方,我相信绝不会有这种感觉。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作家的历练多么不容易。沈先生的文字,尤其是对水的感情,都来自他的少年生活。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都是来自与各色人等的交流,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来自对书籍的热爱,来自比平常人更多的思考。 乍一看,文弱书生,其实胸中万卷...
评分1992年4月26日 读完了《从文自传》。一本薄薄的小书。一个少年军人在长河上辗转。有儿时逃课的乐趣,有萎谢的初恋。少年从文是那样好奇、善感、冲动。 1992年5月1日 看了《人物》上凌宇写的从文评传《生命之火长明》。过往的文字留下了生命的痕迹,比之众生,这是世界对写作的...
评分1992年4月26日 读完了《从文自传》。一本薄薄的小书。一个少年军人在长河上辗转。有儿时逃课的乐趣,有萎谢的初恋。少年从文是那样好奇、善感、冲动。 1992年5月1日 看了《人物》上凌宇写的从文评传《生命之火长明》。过往的文字留下了生命的痕迹,比之众生,这是世界对写作的...
评分文/栗一白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追求张兆和时,他在作业本里夹带情书,张兆和招架不住告到校长胡适那里去了。胡适笑着说,他只是顽固地爱你。张兆和很干脆地回答,我顽固地不...
评分从文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