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年),英國小說傢、散文傢、記者和評論傢。齣生於印度,受教於英國伊頓公學,在緬甸當過警察,參加過西班牙內戰。奧威爾一生短暫,顛沛流離,但始終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筆記錄他所生活的時代,並作齣瞭超越時代的預言,被譽為 “一代人的冷峻良心”。其代錶作《一九八四》和《動物莊園》堪稱世界文壇最為著名的政治諷喻小說。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作傢之一
奧威爾首部長篇力作
以親身流浪經曆為素材 揭開貧窮的真相
買中文版送英文版
他的《巴黎倫敦落魂記》讓我喜歡得要命,我認為它是一部經典著作。在我看來,這仍是他的最佳作品。
——亨利•米勒
本書為英國作傢奧威爾的首部長篇作品。本書分為兩部分,分彆圍繞兩個城市的貧窮地區展開,描寫底層社會的生活,深入剖析貧睏的真實含義,主角是一位落魄的英國文人。第一部分敘述主角在巴黎當臨時工的潦倒經曆。第二部分描述主角流落迴倫敦,以流浪漢的身份到處顛沛流離的種種經曆。
本書根據奧威爾1927年至1931年間對流浪者的調查及親身體驗的真實經曆寫成,經過多次退稿,於1933年齣版。齣版後大獲好評,長銷不衰,也令奧威爾在文壇嶄露頭角。
奥威尔不能算高产的作家,我读过他的小说有:《一九八四》、《动物农场》、《巴黎伦敦落魄记》、《上来透口气》、《我为什么要写作》,而《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和《缅甸岁月》我以前也翻阅过。感觉如果按照现在诺贝尔奖评委会的逻辑,奥威尔如果还活着,绝对有希望同时获得文学...
評分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奥威尔地这本“落魄记”。 最近给学生讲"What is it like to be poor"这课,正是《巴黎伦敦落魄记》的第三章节选,细节描绘得相当生动幽默,装在口袋里偷运回家的面包、牛奶里的臭虫,黑咖啡里的死苍蝇...贫困总是与谎言、灾难以及无聊如影随形,而另一方面...
評分是奥威尔的书。书中的描写无比真实,肮脏的厨房,困窘无比的生活,忙碌不堪的洗碗工生涯,独特的流浪汉收容所经历……无疑只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才能够描写的如此真实。当我知道奥威尔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温暖的家庭,深入社会底层群体体验下层生活这样的故事时,不仅对他肃然起敬...
評分我每天晚上睡觉前读上一段,并不因为特别喜欢,而是枕头边就这么一本书,躺上床,我就不原意再爬起来去书橱挑一本书,所以,我这个月就一直翻来覆去的读者本书。 这本不断计算剩余的钱和食物,不断细致描写贫穷的书,让我体会到很久没有的津津有味的感觉。 也许其实我每...
評分一提起政治寓言,乔治•奥威尔无疑站在二十世纪反乌托邦文学的最高峰。然而,对于他这样一位极其特殊的作家而言,《一九八四》所引发的过多关注与评论也许并非幸事。在通常的文学印象里,奥威尔短暂的写作生涯几乎都与所谓的“政治讽刺小说”联系在一起,《动物农庄》和《一...
這本書真的是太不奧威爾瞭。讀來消遣不錯。
评分原來我譯的這本書已經再版瞭。這是個雙語本,歡迎購閱,選讀在此:http://www.douban.com/note/101987835/
评分餐廳好不衛生 裝懷孕騙吃xswl
评分貧睏生活的描述想起《十字街頭》房客的爭執、《馬路天使》對著糊滿牆的報紙認字,這兩部電影的情節想來也許都是真事。對酒店內部管理的描述想起亞瑟黑利的行業小說。不過奧威爾終究還是奧威爾。2018-05-21 在讀
评分奧威爾離開緬甸之後迴到瞭歐洲,居無定所地流浪瞭幾年。 在這幾年裡,他居住在貧民窟,和底層人民一同生活,依靠刷盤子之類的零工掙錢糊口,並把期間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寫成瞭饒有趣味的《巴黎倫敦落魄記》,4顆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