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战涛,2012年6月获武汉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学位,兼武汉大学克雷茨曼道德与信念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现象学、存在主义和伦理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道德与文明》、《哲学评论》和《德国哲学》等刊物发表有论文或译文。
杜战涛的《逻各斯现象与人的自我认识--胡塞尔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现象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法国现象学家马里翁的现象学。该文的核心观点是,马里翁以给予性概念界定现象,并且提出第三个还原以及“越多还原越多给予性”原则作为方法保障,就把主动权和优先权交给了现象自身。由此,马里翁突破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对现象在存在或存在论上的限制,使现象超越了存在或存在论,进入到了可能性领域。由于涉及了马里翁对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突破,该文实际上一直是在围绕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马里翁这三位现象学家进行讨论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感觉问题意识不清晰,也没有什么深度。 对马里翁前后思想的把握不够。好在列出来的参考文献还不错~ 只读了马里翁那部分,其他的不想读了。
评分感觉问题意识不清晰,也没有什么深度。 对马里翁前后思想的把握不够。好在列出来的参考文献还不错~ 只读了马里翁那部分,其他的不想读了。
评分感觉问题意识不清晰,也没有什么深度。 对马里翁前后思想的把握不够。好在列出来的参考文献还不错~ 只读了马里翁那部分,其他的不想读了。
评分感觉问题意识不清晰,也没有什么深度。 对马里翁前后思想的把握不够。好在列出来的参考文献还不错~ 只读了马里翁那部分,其他的不想读了。
评分感觉问题意识不清晰,也没有什么深度。 对马里翁前后思想的把握不够。好在列出来的参考文献还不错~ 只读了马里翁那部分,其他的不想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