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隻道是尋常——一句非常明白易懂的話,道齣瞭古今中外人人都有的感覺。
跟季羨林看花開花落,品世事滄桑。
全新選本,季羨林最深情、最感人的文章盡在此書,讀者無不動容。
故園之情,父母之思,痛悼師友,憶往述懷……樸素的筆調抒寫百歲老人一個世紀的悲歡離閤。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著名語言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翻譯傢、散文傢。精通12國語言。195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曆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季羨林全集》(30捲)等。
人生百味,世事沧桑。季羡林老先生的人和文,都值得景仰。一本《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先生的怀旧散文,对故园、对师友还有父母都怀有深切的怀念和思恋。那些尘封的往事,有着酒的醇香、醇厚,更有人文的情怀蕴蓄其中,读来令人嘘唏缅怀,时代脉络的纵横交错,抒写出人生的百般滋...
評分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的著名词句,前些年被安意如用来做书名,使得这句词更加脍炙人口。安书也畅销一时。季老喜欢诗词,并曾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做过文章。他开篇即说,这是古今中外的人所共通的情感。如今本书以此为名,选季老忆往,悼亡,述怀的文章,实在贴切。经历了近...
評分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的著名词句,前些年被安意如用来做书名,使得这句词更加脍炙人口。安书也畅销一时。季老喜欢诗词,并曾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做过文章。他开篇即说,这是古今中外的人所共通的情感。如今本书以此为名,选季老忆往,悼亡,述怀的文章,实在贴切。经历了近...
評分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在季羡林辞世(2009年7月11日)四年半余的时间,某日清晨,我翻开了《当时只道是寻常: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这本书。读得通透,读得彻悟。,轻轻慨叹一声: “当时只道是寻常。”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評分小时候读书,我特不喜欢读名家的散文,那平平淡淡的叙述,很难吸引我的注意力。同学们也说,只因为是名家写出来的,人们就说好。如果那文章是我们写出来的,在考试中都很难获得高分。等到了中年,我才渐渐明白那样的文字其实是好的,平平淡淡才是生活之常态。而那些颇有故事性...
如果我能活那麼長,身邊的人慢慢的都永遠活在我的心裏,我感到很沉重。
评分愛母之情,悱惻淒美。同學情、好友情、同事情都分外真切。全書做到瞭“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二倍速。
评分如果我能活那麼長,身邊的人慢慢的都永遠活在我的心裏,我感到很沉重。
评分當時隻道是尋常。
评分看著老先生絮絮叨叨地懷念著那些每一個挑齣來都如雷貫耳的先輩名人,一句句說著自己“平凡人生”到彼時仍需勤奮不輟的種種,恍然間會真忘瞭他實際是上是多麼厲害的百歲人物。看著他八九十歲寫的那些文字,真心感嘆人和人的活法真是不一樣啊。經曆見聞,氣韻精神,腦子裏的東西,有十分不百分之一的這個聰明人的勁兒,那也是萬萬不一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