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已故法国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杰出的作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评价道:“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代表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冲撞,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社会。她在法国文学史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以政府的名义表彰她为女英雄。”
每当听到“最好的爱情”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夕阳西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太太手拉着手在铺满了枯黄落叶的小径上散步的情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一句简单的话,要做到其实很难,从各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为什么爱情就那么难以进行...
评分女权主义者下的蛋——第二性 第二性被认为是一本揭示女人生命本质的书,以历史与神话作为依据,互相取证,最终得出惊人的结论(就当时而言)——女人是,并且只能是第二性,作为女人必得永久的羞辱与悲惨生活,她被社会所确定,她无法改变,她的命运悲惨程度与她的善良与软弱...
评分从波伏娃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预料的,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相反,世界女权运动和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一样,充满了迂回与曲折,并缓慢上升,成陀螺波浪形。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妇女涌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1939年到1945...
评分人类是一种可怕地物种,一生的变化是那么的可怕,女人尤甚,年轻时花好桃好,温软细雨袅娜多姿,结了婚就肥肚腰圆,粗着喉咙站在街上吼骂。 老就老,不可怕。可怕地是,老了,还面目可憎。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人类有着十分猥琐的社会规范,美其名曰法律保障内的婚姻制度,...
评分场景:法律援助咨询室 A 妇女A关紧门,捏紧了嗓门,问:我被人强奸了,能赔不?我说:快拨110。A说事情是这样的,我第一次去见一个网友,他说带我去参观他们家的马桶,然后就被欺负了。我说:请拨110。A说那多丢人啊,我就想法院判他赔我点钱。我说:附带民事赔偿必须同时于...
第一本历史自然原因,第二本从童年说起。算是给女性主义提出了问题,但面对男性主导的世界,有女性翻身做主人的潜在意味
评分本书六星,减两星给翻译。
评分说有些观点过时的,这不就是正确的废话吗。而且某些看起来改善了的状况,也许只是披了层更好看的外套。Beauvoir是真的很冷静,不是观察者的冰冷,不是狂热者的咆哮,带着人性关怀但又不妨碍她陈述事实,普适性高,很适合入门。1和2的可读性体现方向不一样,建议还是别说什么读全本无意义的话,那这世界上一半书籍都该被清尸
评分男性读这本书才会明白什么叫做被社会所塑造的性别隔阂
评分男人女人可能存在某些擅长的差异,但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同性的差异可能大于女人与男人的差异。性别的平等不仅需要男性的认识,更需要女性的认识,不再把婚姻当成一场终身卖淫,而当成一种爱情的方式,不再把生育当成给丈夫延续香火,而当成自己产出的新生命,不再把自己放在求打赏的贱婢位置,而是共同打造一起生活,就会好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