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世间磨难 写尽人间美好
“我曾为他写过两本传记,这已是第三本,一本比一本写得畅所欲言。遗憾地是,我一年比一年老,记性一年比一年差。有鉴于此,我写这本传记一定要把自己记得的事一点不漏地写下来。有关父亲晚年的事我多写了一些,因为那时的某些事,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啊!”
——丰一吟
丰子恺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笔下的世界永远是那么的优美、素净、恬淡,然而他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却并不总是如此。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他在壮年时期逢日寇侵华,被迫流离他乡;晚年又遭遇十年浩劫,承受了无尽的委屈折磨。但无论身在何处,他总能捕捉到爱与诗意,笔下流出的是不变的慈悲和仁爱。
本书作者秉笔实录亲身经历,并走访父亲生前好友,以质朴真挚的笔触还原了生活中的的父亲,呈现真实动人的生活细节。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这位艺术大师性情涵养和气品气骨。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画作和手迹,图文并茂。随书附赠印有丰子恺画作的藏书票一枚,以此纪念丰子恺诞辰115周年。
丰一吟,丰子恺先生幼女,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名人后裔联谊会理事。先后任职于万叶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开始研究丰子恺生平和创作。已编辑出版《丰子恺文集》《我的父亲丰子恺》《丰子恺漫画全集》等作品。
他的文章,他的画,总是淡淡的,散散的,透着坦然和真率,读来颇有意味。透过这些作品,他给我的印象是个没怎么吃过苦的乡绅,生活富足安宁,永葆一颗含着温情的稚子之心。 看了这部传记才知,他一生在缘缘堂和日月楼的时光并不长,那些日子是他人生中仅有的几段安好岁月,剩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八十岁的后人还能记得这么多点滴 不容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大师的才华和淡泊名利的品格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评分看到日月楼下篇,相较之前看过的某知名画家家属的书,这本看着触动更多。对那时的人来说,文革比战争带来的痛还要更多更深吧!
评分比较纪实,但是有些让人投入不了,总少了一些韵味在里面
评分有纸面的口述史料的价值,然而太琐碎了
评分在战乱年代,拉车的,开旅馆的,当兵打仗的,加油站站长……一听说丰子恺都特地为他行方便,只能说学问人在以前的中国各行各业里都会获得崇拜,这种学问本位的民族文化特性现在似乎不见踪影了。现在最推崇的企业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