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本聚焦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的传记。乔纳森在英国学习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理论,致力于将设计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并结合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形成了独有的乔纳森式的设计理念。他将这套理念带到了苹果,帮助乔布斯在最艰难的时期完成了复兴。每个人都认为苹果的核心在于乔布斯,但镁光灯背后的乔纳森才是苹果走出困境的关键先生。
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初衷、追求简洁、钟爱白色、提高科技产品的亲和力,这些都是乔纳森灌输给苹果公司设计部门的新元素。他与乔布斯的想法不谋而合,并自始至终得到了乔布斯的大力支持。二人默契配合,最终将苹果从一家单纯的设备生产上改造成了一家以设计时尚配件的新公司,并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尊重和狂热崇拜。从这一点来说,乔纳森不仅改变了苹果公司,改变了整个设计行业,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的去世对于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最明显的表现在顾客对于苹果最新设计产品的诟病上,但这一错误的“心理定势”基于一个错误的认知:iPhone和iPad不是乔布斯设计的,而是乔纳森领导的团队设计的。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也因为有了乔纳森,才能在后乔布斯时代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
乔纳森的设计不止使得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它们也颠覆了整个行业,从音乐、手机到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和乔布斯不一样,乔纳森经常躲避镁光灯。有些害羞和温和的他,用设计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作为第一本聚焦乔纳森的书,作者里恩德·卡尼对他富有创意的生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找到了他成功的几条原则。他是无可争议的天才,他是乔布斯最依赖的拍档,他是苹果优秀产品最终的设计者。现在跟随这本他的十年设计简史,进入外人从未得见的神秘的苹果实验室,看看它的内幕。
利恩德·卡尼 Leander Kahney,《连线》杂志新闻编辑,苹果专栏的高级记者。并且对于互联网文化和新兴科技有12年的深入研究。曾经为《科学美国人》、《观察家》杂志撰稿。还曾报导过前南战争。卡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做关于苹果公司的报道,并在很多场合采访了乔纳森 。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向大家展示这个人如何做出了如此具有杀伤力的设计,并吸引了如此多狂热的追随者。
apple的产品系列一向注重科技感、时尚感,并且有一流的人机交互设计,在所有的科技产品里面属于工业设计最成功的,乔纳森作为apple的首席设计师,居功甚伟,堪比steve jobs,本书值得一读,尤其对于有志推出改变世界的产品的年轻人!
评分中文版,把IDEO翻译成“艾迪欧”的时候,有点崩溃。 Jony向布伦纳展示管状电话的时候,模型里面有内部零件,Jony甚至还算出了每一个零件的厚度,以及如何用注模机生产这些零件。Jony从小受父亲影响而显出对设计的独特天赋,高中的时候各种展现,是设计天才啊,不过我们后天也能...
评分《Jony Ive》 Jony Ive对于苹果公司的影响和作用,一直是我在关注的东西,但是无论是有关于他的采访,还是有关于他报道都是少之又少,这次能够通过Cult of mac编辑Leander Kahney的笔触了解到自己一直想了解的苹果幕后的首席设计师,对于我来说确实是非常的兴奋,于是在第一时...
评分我说,设计的确不值钱。 但是,有值钱的设计。 这本书看过之后,你会知道,设计师,不仅仅是设计。 他还得有洞察用户的能力, 还得有感知未来的能力, 最后才是实现的能力。 我具备前2者,但是不具备第3点。
评分本书写的很琐碎,尤其在后半段,有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大部分资料基本都来自乔纳森周围的人,而没有亲自对乔纳森本人有细致的采访,有些遗憾,这就使得乔纳森的人物形象不那么具有深度,读起来好像跟人感觉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其实乔纳森本人对于苹果的贡献可能比乔布斯...
乔布斯背后的男人,从硬件到软件都表现了强大的设计能力
评分翻译行文很流畅,很好读。终于对传说中的设计旗舰团队有了一瞥。也稍稍看到一些艾芙懂得捋乔布斯脾气的技巧,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政治啊。
评分豆瓣阅读买的,半年前读完了,在这里补记
评分活人传记难定案
评分看完最 impressive 的是设计部门在苹果的巨大权限和差别待遇。觉得另一个工程师视角的描述会很有意思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