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以天竺佛教史跡開端,從西到東,分彆研究瞭絲綢之路上的天竺、新疆、北方、南方佛教史跡中的有關佛教考古的問題,以佛教石窟寺壁畫、塑像等具體考古發現,結閤佛典展開研究,考察佛典和石窟之間的內在聯係。在此基礎上透視中印佛教交流,尋找中印佛教石窟中各因素的發展、演變和流傳過程。作者專涉佛教考古研究領域,得益於早年的語言學習,熟練掌握英文、德文、梵文,並能閱讀法文、吐火羅文等文獻,能直接閱讀佛教原典,查找國內外諸多有關佛教考古的文獻,同時在與國內外學者直接交流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在此過程中,作者多次考察絲綢之路上的佛教石窟寺,獲得第一手資料的同時不斷驗證自己的學術觀點。他秉承季羨林先生"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瞭,我要對中印文化關係徹底研究一下,或許能有所發現"的研究思路,在佛教考古這一領域潛心研究二十年,而得此作。
1960年生,男,德裏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學科研領域為印度、中亞和中國的佛教考古與佛教藝術研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最近寫論文找資料 翻來翻去總是能繞迴北大的老師們那兒去 都說國內學術風氣不好 可是我遇上的全是實打實專心做學術的好老師????
评分加一星給李崇峰老師。北大男老師,各有各的黑,李崇峰老師光風霽月。
评分何以東傳的匯總
评分加一星給李崇峰老師。北大男老師,各有各的黑,李崇峰老師光風霽月。
评分業餘讀者。英文的部分跳過瞭,石窟分期的三篇限於力氣隻得略讀,大緻理解瞭分期的研究方法與邏輯,前三章閤起來恰好可作《印度石窟中國化的初步考察》一文的展開。配圖翔實,觀點清晰。他日當往往天竺,一睹阿旃陀之勝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