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原名《喜剧》,大约写于一三〇七年至一三二一年,通过作者与地狱、净界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引言 最近一个多月都在重读《神曲·地狱篇》(田德望先生的译本),到本周一终于读完了。阅读时记录过零散的想法,原本没打算整理成文,但是周末状态不佳,睡得昏昏沉沉,四肢乏力,于是周日晚上打算写几个字,提神。 我想把但丁的修辞技艺自底向上分为三层。在修辞“系统...
评分 评分“受造恒久永罚永夜。入此地者,弃绝一切希望(C3,10)。”但丁读出地狱之门上的刻字。然后他跟随好老师维吉尔,但丁写尽每一种罪——嗜食者,好淫欲的,贪财好囤积的,愤怒、异端、暴力待己又亵神的,纷争者,背誓者,还有远航的尤利西斯。每一种罪他都找了罪人,他叫出他们的名...
评分 评分地狱篇确实最易读,而凭着自己对圣经的一点熟识,天堂篇更引我入胜。集神话、历史、经文以及文学作品之大成,这是但丁式的百科全书,一如星星之火,试图燃起尚在沉睡的智慧。王维克译本虽为散文体,译者序以及脚注对初读者非常友好,把全曲最后一句呈上,足见译者之心血——“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读神曲,最大的感慨是,每一本书都是为读懂它的人而存在,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选定之人自能领会其中奥妙。我等俗子想窥探天机,唯有勉强勉强自己……
评分快速的阅读完 像匆匆的赶去目的地而忘却了沿途的景物 而后要去的地方也忘了 顿一顿又去寻找下一个目的地 (不太喜欢这个翻译 里面哪里来的诗呢?为了一个叫贝雅特丽齐的女人在其指引下 领路人维吉尔带着游历地狱 净界 天堂 将所见所问待回人间
评分果然是一座巨大的天主教大教堂。恶的浪漫对我来说一直远远不够,看但丁认为的善比罪更有创造力,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十九世纪读懂了《地狱》,二十世纪读懂了《净界》,《天堂》的光辉何时再度照耀人间?
评分这翻译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记得买这本书之前还专门搜索了一下哪个译本比较好,有人推荐王维克的。可看过之后发现直译、语言不畅的地方甚多。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多数人还在执着于老版本,是该有新人打破这种垄断古典名著翻译的尴尬僵局了。
评分感觉更喜欢地狱篇,对地狱的描述让人身临其境,汗毛倒立,后面天堂篇就觉得读不下去了,整体不错……就是不太了解基督教,里面出现了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让我挺疑惑的……脱离不了注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