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日本著名電影導演,生於1962年,1987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係。作為20世紀90年代日本獨立電影人中湧現齣來的優秀代錶,被譽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他的電影作品多具社會關懷,充滿人文主義色彩。
1995年,第一部電影《幻之光》一經推齣,迅速引來各界關注,在日本及海外獲奬無數。《幻之光》被認為是日本90年代最好、最細膩的電影。
2004年,根據真實事件創作電影《無人知曉》,14歲的柳樂優彌憑藉此片摘得金棕櫚奬,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2013年,由福山雅治主演的電影《如父如子》獲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奬和天主教人道主義精神奬。
2015年,最新電影《海街日記》提名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奬,獲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奬。
是枝裕和的新作《宛如走路的速度》,只花了短短几个小时就读完了。读完的那一刻,想起了《步履不停》中咚咚咚撞击内心的画面:主角和家人慢慢走着,不疾不徐,走得波澜不惊,走得地久天长,走到最后心都出其不意地平静了下来。 其实,这本书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是枝裕和的文字...
評分最初知道是枝裕和是因为这部叫《无人知晓》(nobody knows)的电影,为着柳乐优弥因这部电影成为戛纳最年轻的影帝(当年与他一同入围的还有梁朝伟,评审结果出来,梁影帝也颇不滋味,竟被一个十四岁的小孩抢手了影帝桂冠),也为着“西巢鸭弃婴事件”的惊骇,而最吸引...
評分法国电影代理商看了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步履不停》后大失所望,觉得“电影太家庭化了”、“地方色彩太浓了”。不过,有观众看了电影后都对他说:“你怎么会知道我母亲的事?” 影片寄托着导演对母亲的哀思,充满温暖的回忆,再加上演员树木希林的精湛演绎,片中的母亲形象生...
評分是枝裕和(差点又打成是裕枝和:D)的这本随笔集分为七章,内容涉及创作电影的初衷、幼时记忆、合作过的演员、对社会政府的批评等等,内容满满当当,很多想法也值得再三体会,但目前最吸引我的,还是整本书呈现出的,与他的电影作品一脉相承的日常感。日常感是什么,有句...
評分二〇〇一年一月一日凌晨四点,我读完了《疾病解说者》。这是一对失去孩子的夫妇婚姻走向破裂的故事。作者尖锐地描绘出人性的黑暗,文采斐然。 昨天晚上,我回到了母亲居住的清濑。去年七月,父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岁。这是我和母亲两人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正月。正值服丧期...
拍攝《奇跡》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對著觀眾喊,請鼓起勇氣來;與死者相比,我更關心活著的人,這就是《步履不停》中想要講述的故事。小津、侯孝賢、倉本聰,屬於是枝導演的溫柔時刻。
评分日文版的買來給professor做離彆禮物,大傢不要告訴她=3=
评分色々考えさせたというより、色々な考えを吸収した。
评分超過村上變成我最喜歡的日本老頭子瞭…哈哈
评分日文版的買來給professor做離彆禮物,大傢不要告訴她=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