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试集》初版于1920年(民国九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共出14版,直到抗战爆发才停止再版。两年之内销售达一万部。1922年出增订四版,此版流传最广,是民国时代影响力极大的文学作品之一,此本内容以第四版为依照。《尝试集》总共三编,附《去国集》。一编尚未脱胎于旧体诗,二、三编则属自由诗体的大胆革新。《尝试集》初版与增订四版正文都分为三编,另有附录《去国集》所收诗篇,是胡适在1916年前所作的文言诗词。《自序》中说:“既已自誓将致力于其所谓‘活文学’者,乃删定其六年以来所为文言之诗词,写而存之,遂成此集。名之曰去国集”。因而,附录《去国集》既算是胡适对自己的过去的一个告别,也体现了胡适思想演进的一个背景。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今天翻起以前的一些记录,我发现我那时候对胡适先生的评价是“孤独的尊者”,几年前的我为什么会下这个定语,如今已经不是特别清楚了,但是随着这几年来的阅历的不断增长,对胡适,我倒是确实越来越有了一份尊重了,别的不话,只说百年前他对新文学的开创之功,便可名垂千古。...
评分今天翻起以前的一些记录,我发现我那时候对胡适先生的评价是“孤独的尊者”,几年前的我为什么会下这个定语,如今已经不是特别清楚了,但是随着这几年来的阅历的不断增长,对胡适,我倒是确实越来越有了一份尊重了,别的不话,只说百年前他对新文学的开创之功,便可名垂千古。...
评分《尝试集》名如尝试,胡适对于新诗的主张有许多,可以参照《谈新诗》与《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突破旧体诗的语言和格律;语言上用白话作诗,格律上强调自由不受拘束,艺术上,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
评分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年轻时候的胡适并没有创作的才能,其实也不太有批评的才能,但是他有勇气更有运气,或许是无知者无畏,恰逢历史转折得机缘关口,于是在不经意间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得文化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
内容如题,大部分可看作“尝试”;那时候还“的地得”不分、“他她它”都用“他”,看得难受死了。。另外这版校对太有问题,错处不少。
评分《礼!》
评分【2016015】读这书没别的目的,就是猎奇……猛然发现胡适俨然就是民国方文山啊!《兰花草》竟然是他写的哎!《女人花》里某句词也脱胎于《梦与诗》!完了我最喜欢的一首是《蝴蝶》,下面为大家朗诵一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谜之童趣……
评分《礼!》
评分新旧文学交替的诗集?简单翻了翻,没有鉴赏能力。之前认真研读李敖作品的时候读到过一篇,当时还抄了笔记,再次看到倍感亲切,觉得写的的确不错,可见主观印象对书评的影响。换言之,带着任何主观或者客观(来自别人评价的影响)印象读书,对于读之后的评价,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