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

印度与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印】师觉月
出品人:
页数:2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3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33436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学丛书
图书标签:
  • 印度
  • 海外中国研究
  • 佛教
  • 历史
  • 文化研究
  • 哲学
  • 汉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印度
  • 中国
  • 历史
  • 地理
  • 文化
  • 外交
  • 比较研究
  • 亚洲
  • 国际关系
  • 文明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外中国学丛书·印度与中国:千年文化关系》对一千多年的中印文化交流进行了简要概述,确实是这个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在有限的篇幅内涵盖了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所有方面。本书内容从最为具象的商品贸易到最为抽象的哲学义理,从充满传奇色彩的个人事迹到跨越千年的历史变迁,从广为人知的佛教往来到少有介绍的医学历算天文科技等无所不有。本书的主旨是要呈现人类文明史上这一堪称奇迹的文化交流现象给中国和印度两个古国的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千年前的中国人和印度人是以如此巨大的热情和不可思议的毅力,沿着亚洲最为艰险的山脉、沙漠和海洋前往彼此的国度,他们的创举不仅深刻地塑造了今天的我们,而且仍然对我们的未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

师觉月

印度佛学家、汉学家。曾任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授、副校长。50年代曾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一年。通晓古汉语、梵语和中亚语言,专门从事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年表
第一章 通往中国之路和首次接触
第二章 前往中国的印度佛教传法僧
第三章 前往印度的中国古代朝圣者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
第五章 中国的佛教文献
第六章 印度艺术和科学在中国
第七章 两个文明:一个融合体
第八章 中国和印度
附录在中国译经的印度学者生平简介
参考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印交流最多的当是佛教文化。之前影响两者交流最主要的障碍便是地理障碍。东亚是汉文化圈,南亚便是印度文化圈。这两者都是世界上历久且璀璨的文明。只是在我们文化的潜意识里老是贬低而看不起“阿三”的文明而已。梵文巴利文所承载的文化因子仍鲜活在南亚各国文明之中。中印研究也有其巨大价值,而若对这世界上如此举足轻重的文明的忽视,也会让个人及其社会愈发的无知。

评分

篇幅虽短信息量却很大,值得细读的经典著作

评分

作为一个印度学者,师觉月先生的视角跟理论和中国学者还是不尽相同的。本书着眼于证明中印的直接交流源远流长。但更多还是从文献角度出发论证。当初听过一个汉朝考古讲座,说到实物考古方面,还是绝少中印直接交流的实物证据的。所以想来,情况大概也不像师觉月先生所说那样乐观吧。44年的著作,中印关系大方向跟现在当然有天壤之别。所以可见意识形态这东西,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嗯,讲到中国历史观念影响到印度还挺有意思的。

评分

读的是印度大使馆的版本

评分

中印交流最多的当是佛教文化。之前影响两者交流最主要的障碍便是地理障碍。东亚是汉文化圈,南亚便是印度文化圈。这两者都是世界上历久且璀璨的文明。只是在我们文化的潜意识里老是贬低而看不起“阿三”的文明而已。梵文巴利文所承载的文化因子仍鲜活在南亚各国文明之中。中印研究也有其巨大价值,而若对这世界上如此举足轻重的文明的忽视,也会让个人及其社会愈发的无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