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自传中的荣格,正如柯勒律治所言,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医生,那些不被理解的人们,在他眼中,没有区别,都是美好的。他客观地看待一切,一心只想要找出事物的缘由。但他不只是一个医生,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超前的智者,更是一个满怀善意的人类。在他的自传里,那些现实经历总是一笔带过,而对于那些让他感到震憾的事、人、经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和分析。
荣格的人生,正如自传中所说,是“一个潜意识自我充分发挥的过程“,是对内心体验的研究过程。当时已八十三岁的荣格,毫无保留地打开了他的内心世界,与读者一起探讨他那精彩的一生和他毕生研究的精神世界。面对这样无私的心理学大师,我们不能不表示深深的敬意,而这本自传,也不愧为心理学爱好者必读的作品之一。
在那久远的时代,尼采和荣格都是“听得见自己内心声音”的人,不同的是,尼采成了“疯子”,而荣格成了“传奇”。正如书中所说,他找到了他存在的意义和使命。
现在,让我们通过本书,向这位客观而严谨的医生致敬,向这位从潜意识深层理解人类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家致敬,向这位或许不被时代理解的伟大的学者致敬。他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困扰人们的心理学未知领域。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他的一生致力于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探索,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倾向性格和外倾向性格、心灵四层次、集体无意识、情结与原型等观点,并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早年时期曾与弗洛伊德有过亲密的合作,并被弗洛伊德任命担任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荣格的思想理论不仅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还对哲学、艺术、宗教、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可谓是现代思潮伟大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作为人类心理学两条研究方向的始祖,如果说,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界的哥白尼,那么,荣格就是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在撰写自传的那几年里,荣格也经历着变化和客观化的过程。随着每一章的写就,他离自己也越来越远,越来越看清了他的生活和著作的意义,最后终于做到了隔火观望。” ——阿尼拉•杰菲(《前言》) 荣格在《探讨潜意识》中,记述了他幻觉中出现的形象:以利亚、莎乐美、一条...
评分 评分我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但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就该注定在这个时候读到它进而认识荣格一般,正如荣格所说“一个人可能对某一事物略知多年,但只能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才能清晰把握。”这种感觉和前阵遇到罗素、柯尔恺郭尔等人时如出一辙。 我基本认同他的所有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评分以老弗洛伊德的局限性为起点,荣格开创了分析心理学的新场域,不再轻易地界定"正常"与"不正常",而是把整个心理学或者说精神分析的目标集中于“每个人自我的完整”,他因此释放了;每个人身上都先天具有的自我救赎、自我治疗、自我完整的巨大潜能。 《荣格自传》又名《回忆...
评分作为一本传记,我想要了解的是,为什么荣格可以,为什么就要是他?还想要了解他是如何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一个作为心理学大家的使命,想要了解他的成长历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可是,在这本书里得到的答案就是不可复制。 荣格自3岁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梦的记忆,而且是那种“有意...
好几年前读的了,看完之后对“人”有更多的了解,最好看的当然还是跟弗洛伊德撕逼的那一章。
评分荣格真是在按照自己所想的在活啊。(虽然我搞不懂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评分荣格(当然也包括佛洛依德)一直致力于将“心理学”从神秘主义中解救出来,并通过建立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使其“科学化”,他们是现代心理学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先驱。然而,面对触不可及的思想世界,科学在撇清与宗教的瓜葛之后总是显得左右支绌,也就是说,科学并不能解答深层次心理逻辑,更不用说科技的发展一再推翻既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事实,(比如”梦“和”潜意识“理论就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于是心理学家就很容易回过头来这再次坠回到宗教和神秘主义,当然,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皈依,而是在”科学“理论的重新诠释之下的再创造。所以,我仍然觉得,心理学在实用方面必须是经验的,限于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那部分,而至于理论,要有令人信服的体系现在可能还言之过早。
评分也许荣格自己就是个疯子,极具人文关怀的疯子,比弗洛伊德还神棍……
评分阅读荣格的自传你首先需要屏蔽自己的理性思维,充分调动想象力去阅读文字背后的信息,去感受书中那些神奇的现象和情境,而不是去质疑。任何不可能只不过是我么你思维的限制,你需要潜入自己意识的深处,将自我抛入集体潜意识中,探索各种可能性,这会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一次奇妙的阅读之旅,一种不断接近自性的过程。在神秘主义那里你会收获到一种满足感,一种与神、与宇宙同一的体验,同时你也会抛弃二分,不再有分别,你会逐渐认识到神和魔鬼,乃至和你都是意识的造物,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综合体。一切本来就是圆满不可分,最终还会返回圆满之中,所谓神就是全部之全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似乎明白了王阳明所谓的心外无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