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劳伦斯•普林西比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技术史系和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早期化学史、炼金术史。由于对科学史研究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培根奖章。另著有《火中试验炼金术:斯塔基、玻意耳以及海尔蒙特派化学家的命运》(2002,与W.R.纽曼合著)、《雄心勃勃的炼金术士: 罗伯特•玻意耳和他的炼金术探索》(1998)。
序言作者
吴国盛 生于1964年。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1997年获破格晋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科学的历程》《时间的观念》《希腊空间概念》《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等。
★《牛津通识读本》丛书新品,带你重返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时代
★科学史家、美国教学公司“名课”(The Great Courses)主讲人劳伦斯•普林西比著
★勾勒科学革命的精彩面相,破除科学史上的迷雾
★《科学的历程》作者、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盛 推荐
16和17世纪,人们对自然世界展开狂热探索,是为“科学革命”时期。或是出于宗教热情,或是出于实际需求,或是出于名与利的前景,或是仅仅出于求知的欲望,各色思想者和实干家探究并重新审视着身边的世界。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这些人类整个科学史上最为耀眼的星辰,以及其他许多虽无盛名却同样重要的人物,不停地给出、抛弃、再给出各种解释体系。
在这本极简介绍中,劳伦斯•普林西比探索了科学革命时期天体科学、地球科学、物质与运动科学以及生命科学领域激动人心的革新与发展。在叙述中,作者采用了历史人物本身的视角,突出强调了他们的背景、环境、推理与动机,破除了科学史上的种种陈腐迷雾。
1.0序言 自柯瓦雷创造“科学革命”这个概念以概括16、17世纪欧洲思想所发生的激进变革以来,它成了科学史家们最热切关注的中心话题。 作者把科学革命时期(大约从1500—1700年)通过错综复杂的连续渐变造成的最大断裂总结为,一个处处关联的、充满意义的、隐含神圣设计和无声隐...
评分文/吴情 “这件事听起来不怎么科学。”“多多少少得信一点科学。”我们今天常常会把“科学”一词挂在嘴边。其实,在有意无意之中,这里的“科学”与“理性”、“实际”等概念相互纠缠。那么,“科学”一词何以在语言之中广泛渗透呢?这不得不追溯到几百年前的“科学革...
评分1.0序言 自柯瓦雷创造“科学革命”这个概念以概括16、17世纪欧洲思想所发生的激进变革以来,它成了科学史家们最热切关注的中心话题。 作者把科学革命时期(大约从1500—1700年)通过错综复杂的连续渐变造成的最大断裂总结为,一个处处关联的、充满意义的、隐含神圣设计和无声隐...
评分1500年-1700年的科学史,这是一个令人惊奇、让人着迷的时代。被称作自然哲学的科学前身和神学、形而上学其实是分不开的,很多早期自然哲学家都是耶稣会士。在科学更为专业细分、远离大众的今天,那个时代探索者们全面的眼界也让人颇为怀念。
评分历史暴力的简化,使得对某些历史产生了偏见。综合科学应该得到重视,过于细分的的科学也许会流失相互之间的联系。
评分我要对译者进行十足的赞扬,在阅读过的这么多本牛津通识读本中这本书的翻译最为流畅。 科学性是什么?是正确么?我觉得今天的我们早就应该抛弃这些狭隘的观点。是不是只有正确的东西才是科学的东西呢?是不是科学的东西就一定是正确的东西?
评分天文学家抱大腿技术真是叹为观止~
评分好 二三章非常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