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十七聲

法槌十七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蕭瀚
出品人:
頁數:29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1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18512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法律
  • 人文
  • 法理
  • 蕭瀚
  • 文化
  • 社會/文化
  • 開捲八分鍾
  • 法槌十七聲
  • 懸疑
  • 推理
  • 犯罪
  • 人性
  • 社會
  • 心理
  • 法律
  • 真相
  • 故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法槌十七聲:西方名案沉思錄》各篇不局限於點評案件,作者通過對案件的透徹分析,滲透著獨特的人文關懷。本書展現瞭一幅復雜人性的圖景,隻要有人在的地方,高尚、智慧、同情、勇氣、良知、尊嚴、理性、寬容總是和邪惡、愚蠢、憎恨、懦弱、盲目、頹廢、卑劣、歧視、偏見並存,人類的許多睏惑也由此而生,似乎無法徹底擺脫。

《法槌十七聲:西方名案沉思錄》自2007年齣版以來,一直為法科學生喜愛,已忝列為法科學生必讀書之列。而今推齣2013年精裝版,作者增添瞭新的序言,並增加圖說,使本書以更精緻的麵貌麵嚮新的讀者。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二版序
人與製度的對話(代序)/瀋巋
正義的召喚: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行動——評德雷福斯事件
從馬拉之死看政治謀殺——評夏洛蒂·科黛之審判
神聖的辯護——評伏爾泰為卡拉斯辯護案
耶穌之死與“群眾性”司法——評對拿撒勒人耶穌的審判
信仰自由的邊界——評雷諾德案
死刑、正義與愛——評婁波和裏奧波德殺人案
為權利而奮鬥與天路曆程上的正義——評審判吉迪恩
科學技術下的倫理睏境——有關孩子M問題的案件評論
底綫倫理與罪惡職責——評審判阿道夫·艾希曼
英美證據法上的品格證據——辛普森案的另一個視角
妥協如何成為可能——馬伯裏訴麥迪遜案的另一個啓示
一份引發戰爭的判決——評斯科特案
上帝該如何麵對猴子:宗教與科學——評史庫柏斯案
公平絕不意味著軟弱——評紐倫堡審判
文明、野蠻及荒謬的“父子關係”——評切羅基人訴佐治亞州案(美國年)
什麼是真正的臨終關懷?——評奎爾案及其他安樂死案件
誹謗訴訟中的新聞自由——評紐約時報訴沙利文等媒體誹謗案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的,上半年度本人阅读榜单最佳。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著。 1 知识分子的定义 在雷德福斯案例中,左拉挺身而出,且能够胜利,是因为他身后有一群看不见的军队,他们为正义和真理做出了行动。由此事件知识分子的特定含义被提出来了。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跟职...

評分

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的,上半年度本人阅读榜单最佳。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著。 1 知识分子的定义 在雷德福斯案例中,左拉挺身而出,且能够胜利,是因为他身后有一群看不见的军队,他们为正义和真理做出了行动。由此事件知识分子的特定含义被提出来了。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跟职...

評分

对于法科生来说,许多西方名案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追问和思考一下,其实我们所熟悉的主要还是美国的名案,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 《法槌十七声》撷取了17个西方名案,自然不能免俗地选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如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但好在作者匠心独...  

評分

对于法科生来说,许多西方名案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追问和思考一下,其实我们所熟悉的主要还是美国的名案,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 《法槌十七声》撷取了17个西方名案,自然不能免俗地选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如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但好在作者匠心独...  

評分

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的,上半年度本人阅读榜单最佳。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著。 1 知识分子的定义 在雷德福斯案例中,左拉挺身而出,且能够胜利,是因为他身后有一群看不见的军队,他们为正义和真理做出了行动。由此事件知识分子的特定含义被提出来了。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跟职...

用戶評價

评分

以前中政外法史教授的身份來寫作此書的蕭瀚可謂當之無愧,濛西政德龍兄相贈重讀此書,仍然為作者的法學功底和文筆驚艷,也為已中年而仍然“憤青”地直呼愛與正義的激情敬佩,還為不時齣現的不點名的“指桑罵槐”而擔心之餘慶幸躲過瞭審查。對作者的關注已將近十年,起初是博客,後來是已轉世百餘次的微博,再後來他在微博匿跡,還慶幸她有一個有同樣纔情和正義感的妻子“阿花的伊薩卡島”的有營養的微博。不知怎麼形容這種單嚮的聯係,隻願他雖不再發聲但也能免受發聲帶來的沉重而安享幸福,也願有日他能重齣公眾視野不改激昂本色。

评分

2017.09.06;當當電子書版

评分

關於西方司法名案的介紹。作者很博學,甚至在一篇文章中宣揚佛學。

评分

法學通識讀本,有佳句無佳章,其中對宗教信仰的討論(鼓吹)讓人生厭。

评分

以案說理,法律的名義下涵蓋瞭諸多內容,有一些觀點值得藉鑒,但是對美式法治的嚮往之明顯和對中國國情的觀察之淺顯也是明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