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女作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与女性主义文学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知名文学组织“布鲁姆茨伯里”的组织者之一。其代表作包括:小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以及非虚构作品、女性主义文学宣言《一间自己的房间》等
伍尔夫写美男子,是“他的眼睛仿佛湿漉漉的紫罗兰,大得好像有一泓碧水充盈其间。” 写美女子,“她似狐狸,似橄榄树,似从高处俯瞰大海的波涛,似翡翠,似未被云彩遮蔽、照耀葱翠山岚的丽日。”“镜子是绿水,她是颈挂珍珠的美人鱼,是洞穴中的塞壬,用歌声诱惑水手探身船外,...
评分备注:忘性很大,常常记错,细节问题,还请一笑 (一) 非常轻盈,带点讽刺意味的俏皮,伍尔芙夫人的《奥兰朵》,是一部轻松好看的小说。伍尔芙夫人自承,写这本以其女友,同性恋诗人薇塔为人物原型的小说,完全是为了消遣,放一个“写作者的假日”,开“一个大玩笑”。原本...
评分在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众多作品中,《奥兰多》应该算是一部阅读起来较为轻松,情节较为饱满的小说。即使伍尔芙自己戏称这部作品只不过是一个“玩笑”,因对同性恋女友维塔的思念而著,但在此书问世后的几十年间,有关于此书的争议和探讨却从未停息。它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动...
评分“我来了,来了,心中充满喜悦。你我合二为一永不分离。我在尘世,我在苍穹。我正在绽放,我正在凋零。” 这是电影《美丽佳人奥兰多》结束时出现在树枝上的天使所唱的歌词。听着歌让我记起柏拉图《会饮篇》中记载的一则古希腊传说:人类曾经本不分男女,雌雄一体,后来只因力...
评分伍尔夫写完奥兰多之后对朋友说,她担心这部小说既不够轻松又不够严肃,没什么好下场;又说当初自己如何心醉神迷地将其一气呵成。写小说的人容易有这样的患得患失,但事实证明,只要是真的好小说,无论用什么风格,都会成为一种备受赞誉的风格。 这无疑又是伍尔夫惯用的...
她是游走在性别模糊边缘的人,具备波伏娃所说的双性气质,同样永生设定,想起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不喜波伏娃着墨历史掉书袋,更爱伍尔夫从容淡定,跨越四百年历史,纵然历经世事万千,世界不因她有丝毫改变,在外颠沛流离,回到家,惊于家中摆设仍是最初的样子,提起笔,世界回归本真,一切照旧。
评分伍尔夫的文笔绝对一流,古典风和想象力如诗歌。男女转换,穿越时空,最后逆时间回溯的格局很大,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世事变迁、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描写印象深刻。可是后半段跌入梦呓般的自恋中又把小说的格局缩小了,繁杂的文学谈艺代入感很差。这种个人书写体的文学很难认同。
评分她是游走在性别模糊边缘的人,具备波伏娃所说的双性气质,同样永生设定,想起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不喜波伏娃着墨历史掉书袋,更爱伍尔夫从容淡定,跨越四百年历史,纵然历经世事万千,世界不因她有丝毫改变,在外颠沛流离,回到家,惊于家中摆设仍是最初的样子,提起笔,世界回归本真,一切照旧。
评分你是大橡树的孩子,你是大自然的新娘,你的生命静静流淌了四百年却还是在三十六岁时被现时敲醒,但你的灵魂或许是永恒的吧。(中译本真是隔靴搔痒 二刷一定要读原版惹 伍尔芙真太可爱了w
评分相比《海浪》与《到灯塔去》,《奥兰多》与《一只狗的传记》是伍尔夫两本相对好读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