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是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第二部小说。作品获得了2003年普利策文学奖。
主人公斯蒂芬尼德斯出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60年1月出生在底特律的一个没有烟雾的日子,那时他是个女婴儿;第二次是1974年8月出生在密执安州皮托斯基附近的一个急诊室里,那时他是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他原名卡利俄珀,出生时是个漂亮姑娘。童年至少年她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1974年她14岁,就读于家乡的女子中学时,越来越觉得自己与其他女孩不同:身高5英尺10英寸,体重130磅,更可怕的是身体上竟出现了一些男孩应有的特征。在父母陪同下她来到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她是个两性人。14岁的卡利俄 珀决心不再做女孩,于是“她”变成了“他”——卡尔。他剪短头,搭车来到旧金山寻找新出路。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美国近年来相当活跃的知名作家。1960年,他出生于美国底特律,祖父母是从小亚细亚来的希腊移民。曾就读于布朗大学,198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英语及创作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尤金尼德斯发表了首部长篇小说《处女自杀》,书一上市就好评如潮,成为畅销书,获得了1993年怀汀奖,以及同年美国艺术协会年度风云书,并由大导演科波拉之女索菲娅·科波拉搬上银幕。
刚拿到这书时,被吓一跳。怎么这么厚?!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差点脱肛---- 那段时间正巧是最忙的时候,只有上厕所的时间可以快快地读。就算有着一目十行的功夫,仍然花了整整一个礼拜,早晚各一,另外偷偷在周日,躺在沙发上猛攻了最后的一部分。 大约是刚刚不久前去过希腊雅...
评分“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我既是男人又是女人,那么还有什么是我所不知道的?”这是我为《中性》的主人公卡利俄珀杜撰的一句台词。 在小说题目和内容的关系日渐遥远的现在,我们有幸一望即知这部厚重的2003年普利策获奖作品将给我们提供怎样的人物。卡利俄珀的祖...
评分普利策文学奖的确不是什么人都能得的。 这么厚的一本小说。 涉及到国家的历史,家族的历史。 过去和现在穿插记叙。 这些也就回答了为什么“普利策文学奖”的标志会印在《中性》的封面上。 我自认为以我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还不足以评论这本小说。 我看完后讲的第一句话是“确...
评分《中性》。應該是我身平第一次,讀完那麼厚的文學書。起初不怎麼能夠讀得下去,在參與小小書房的《中性》讀書會後,才慢慢進入狀況。由於故事橫跨三代,又從希臘到美國,細節頗為鎖碎,加上作者尤金尼德斯鉅細靡遺的敘述,讀的時候,沒有一點耐心,實在是無法繼續下去。還好沙...
评分快看到结尾的时候,我睡着了,梦到自己在外婆家,很多个星期六的夜晚,听着隔壁房间的电视声,听着厅堂里的钟敲到12下,一下,再一下。我很快醒了,看到cal的奶奶也开着音量巨大的电视,也许年老之后听力退化,只好开这么大的声音。 下一瞬,我忽然意识到,外婆死了。我想起来...
我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啃下了这本书,我爱死了这样的故事。
评分双性中性还是其它性并不重要,猎奇成分被大跨度的家族历史冲淡,而迷人之处潜藏在遣词造句,它笼罩着幻想迷雾的现实主义细节,以及作者接近情节、铺陈情节的方式(多处神关联,在最不相关的两者之间搭建奇异又恰当的桥梁,整部小说因此被一条条透明的触手轻盈地拢成一团)。作者必然流着一个浪漫民族的血液,既然他的想象力和审美如此别具一格。
评分翻译一塌糊涂,几乎没法看。在这个大前提下,这么厚的600多页,五星,就该知道故事本身有多好看了。
评分修行4th,此书和自由同时进入我视野,近乎同批被购入,自由是本烂书而它不是,这世界上有太多的家族史诗类作品,有太多用性取向之类的内容做噱头的作品,这本书满足以上两种特点,但是,是部杰作,congratulations,卡利俄珀
评分我喜欢这个装帧。641页。20170107-20170108。截止1月8日,2017年读过最赞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