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學術史研究

歌德學術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葉雋
出品人:
頁數:3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0
價格:5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26382
叢書系列: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
圖書標籤:
  • 歌德
  • 思想
  • 德國
  • 曆史
  • autGoethe
  • *南京·譯林齣版社*
  • 文學研究
  • 思想史
  • 歌德
  • 學術史
  • 研究
  • 文學
  • 思想
  • 哲學
  • 德國
  • 人文
  • 曆史
  • 學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歌德學術史研究》以時間為序、問題為綫,從歌德學研究入手做直麵曆史的知識考古與智性發微,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記錄眾多學者、大傢以生命和智慧構建的知識係統和範式體係。它以梳理德國學術內部的學術史脈絡為背景,探討歌德學遷變過程中的若乾重大研究範式變形,在德國思想史、學術史的雙重視域中理解歌德學研究的意義。著作還梳理瞭中國的歌德學學術史研究成果,強調中國學者的主體意識、對話意識和跨學科意識。

著者簡介

主編簡介

陳眾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1989年畢業於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文哲係,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嚮為西班牙語文學、文藝學。著有《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研究》(新聞齣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作品”)、《拉美當代小說流派》(青年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墨西哥文學史》(社科基金“八五”規劃重點項目子課題)、《加西亞•馬爾剋斯評傳》、《博爾赫斯》、《堂吉訶德的長矛》、《遊心集》、《親愛的母語》等十餘部作品,並參與瞭社科基金“九五”規劃重大項目《20 世紀外國文學史》。

作者簡介

葉雋,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歌德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等。學術興趣現集中於德國古典文學、知識史與僑易學等。著有《德國學理論初探》、《德語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史詩氣象與自由彷徨——席勒戲劇的思想史意義》、《歌德思想之形成——經典文本體現的古典和諧》、《另一種西學》等。主編有“中德文化叢書”、“留學史叢書”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歌德學在德國語境之形成及其學術機構化曆程:兼及“歌德學”的世界擴張
第二節:接受史與學術史之區分——學術史研究的思想史視閾拓展
第三節:基本思路、已有基礎和研究預期:“歌德學”之研究的世界眼光與本土問題
第二章:“歌德學”的預備階段:同代人的批評與19世紀中期的接受史
第一節:古典同仁的闡釋:以席勒為例
第二節:浪漫思脈的歌德批評:以施萊格爾為中心
第三節:啓濛思脈的闡釋:以黑格爾為中心
第三章:19世紀後期“歌德學”的建立
第一節:歌德學概念的溯源及其學術建製內生成
第二節:自然科學範式與實證主義研究——謝勒爾《歌德學》的學術史意義
第三節:精神科學視閾中的文學史研究——論狄爾泰《歌德與文學創作的想象》
第四章:20世紀上半期的歌德學
第一節:威廉帝國後期的歌德學:赫剋爾、西美爾、宮多爾夫的三分路徑
第二節:魏瑪共和時代的歌德學:李凱爾特的文化科學導嚮、科爾夫的精神史研究與本雅明的批評傢立場
第三節:第三帝國時代的歌德學——彼得遜的親納粹立場、埃姆裏希的心靈流亡與卡西爾的綜閤性闡釋
第五章:1945—2005:戰後六十年的歌德學
第一節:未分裂的德國及其歌德闡釋
第二節:東西閤集時代的歌德學路徑:社會史研究、意識形態批判與接受美學
第三節:共和國的精神象徵:1990年後統一德國的歌德學
第六章:歌德學研究的學術史意義
第一節:研究範式的遷變:主流、繼承與求新
第二節:社會語境的製約:民族、時代與文化
第三節:學者主體與學者素養:學養、見地與通感
第七章:結語
第一節:學術視野中的“專題史脈絡”:通論學術如何可能?
第二節:傳統的確立與後人的方嚮——中國歌德學學術史的梳理
第三節:社會科學理論的辨析:東方他者與中國學術的“國際對話空間”
後記
附錄一 重要文獻
附錄二 人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附錄三 書、報、刊、篇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附錄四 專有名詞和錶達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沒有好好用原始文獻,論述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信口開河..

评分

國內最好的歌德研究。作者有意往嚴格的學術史上靠,但是其實仍然免不瞭對一些影響深遠的哲學傢進行論述。其實我個人更好奇的是歌德的接受史(至少該提點尼采和斯賓格勒吧)。但這本書將歌德置於德國民族主義-曆史主義進程、“精神科學-自然科學”學科競爭及日耳曼文學科係學術製度化的中心,可以說是把握到瞭歌德作為一個學術和文學神話在德國曆史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评分

本想讀完Faust之後找點深度解析看看,看這本書似乎是講對歌德的後世闡釋,就入手瞭。結果領域完全是陌生的學術史,雖然沒有實現初衷,但也算開瞭眼界。先感嘆一下!這本書的包裝真的漂亮,手感好棒!然後!這麼多參考文獻!這種閱讀量令人佩服!仔細一看,外國文學研究員,卻將德國古典哲學信手捏來,講法蘭剋福學派也頗有深度,這種寬廣的視野不得不令人佩服。雖然隻是粗粗一看,卻明顯感覺到本書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將歌德研究放在德國學術形成和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以特殊見一般,評論客觀而具有理解力。作者將德國學術作為現代學術的典範,指齣德國學者自覺追求全麵的知識譜係結構,呼籲這種整體性應該是現代學者的態度,這一點不能認同再多。

评分

沒有好好用原始文獻,論述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信口開河..

评分

大三當兵時看得,記憶猶新,國內水平最高的歌德研究和歌德學術史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