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布洛赫是20世纪极为重要的史学大师,作为大师一生治史经验的结晶,本书从历史审美的角度着眼,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想象力,由古知今,由今知 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
马克·布洛克(Mare Bloch,1886-1944),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犹太裔史学大师。1929年,与同事吕西安-费弗尔合作,创办并主编“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1936)、巴黎大学(1937-1940)、蒙彼利埃大学(1941-1942)等校教授。1943年,在里昂加入自由射手组织,成为抵抗运动的一员。1944年6月,被德国人杀害。著有《法国农村史》、《奇特的溃败》《封建社会》《历史学家的技艺》和“史学论文集》等书。20世纪末法国出版的《历史科学辞典》称他为“本世纪两到三位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或许,是他给予了历史科学的变革以最具决定意义的也最为持久的影响”。
张和声,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西方史学史的研究。今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怨念法國人的作品一如既往的難懂,不知是翻譯的原因還是別的什麼,總之就是極其晦澀。以至於我直到這本小冊子還剩30來頁的時候方理清楚閱讀的思路。 這本書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為歷史學辯護,作者通過這個一百多頁的作品,一點點的反駁人們對...
评分赵丙祥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就这本书写一篇书评。现在把我的书评贴上来。 第一次写书评,忐忑不安,恳请赐教。 《为历史作辩护》的作者马克 布洛赫在他这本书导言的一开头,用这个问题开启了全书的论述。可以这么说,这本书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
评分一 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被誉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该学派的学术刊名均有“年鉴”二字,便由此得名。年鉴学派与以兰克为代表的实证史学相对。实证史学是自然科学神话的产物,它高举“如实直书”的大旗。然而,史学终究不是...
19年No. 103 “优秀的历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P39),真是绝妙的比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P52); “社会思潮的波动、技术的更新、社会经历结构的变化是决定人类命运的潜在因素,考察这些因素时,不会犯观察突发事件时所难免的错误”(P97);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政治、经济的结构与信仰及思想最基本、最微妙的反映都概莫能外” 作者反对实证主义史观,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对历史的分析要采取一种整体史观;历史的研究需要丰富的史料,而这些史料需要研究者进行细致的考证与辨析;史学考证是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寻找确定性,与或然性相关。
评分大学时光极为精彩的伴侣 我所呈献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最近重温,准备出精装本。
评分这本小书断断续续读了三周。很多研究都称年鉴学者没有留下系统的方法论作品,但一般会提及此书。本书虽然短小,但基本概括了早期年鉴(布洛赫与费弗尔)的理论方法,并且正如作者所说,很多观点直接取自于费弗尔。作者反对纯实证主义史学,认为历史学对象是复数的人类,强调特定历史时期的总体社会状况或整体史观。不过,布洛赫并非轻视史料,其对证据考证的突出可见对历史真实的重视,但历史学者在研究时可以对史料做出更精细的处理,不盲信无意识史料,通过多学科合作,扩大一手史料的来源,并在辨伪之余观察史料背后的动机与心理。证据的辨伪不是历史研究的终点,要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类差异与交往。历史研究中语言作为分析工具,尤其是“术语”具归纳特质。布洛赫反对单一政治时段划分,强调不同长度时间的不同精确性,有布罗代尔“长时段”论的影子。
评分北师大出版社最近攀升太快了
评分要在事实面前低头,毕竟,“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