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經濟人:人類的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講述瞭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是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演化經濟學、計算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等一批新興的經濟學科於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提齣的,不同於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經濟人假設或理性人假設的理論體係。該理論認為,人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不僅具有自利的個人偏好,而且還具有親社會的社會偏好,從而極大地拓展瞭傳統經濟學的分析視野,並提供瞭一個可以與新古典主義相抗衡的、具有顛覆性和替代性的理論框架。
《超越經濟人:人類的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對這一前沿理論進行瞭全麵、深入和前瞻性的介紹與探討,可以為廣大經濟學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從而有助於中國經濟學者盡快融入這場正在不斷嚮縱深發展的經濟學創新思潮,有益乾中國經濟學的創新發展。
书评参见这里 http://dajia.qq.com/blog/386899022392776 1单向度的人 传统经济学只研究“单向度的人”,即自利的理性人。按照这一假设,最难以解释的是人类的同情心,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个重要的人类行为,那就是慈善捐赠。因为拿自己的钱出去做有利于别人而不一定有利于自己...
評分《超越经济人》后记 30年前,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引进了市场机制,而且也引进了描述市场机制的西方新古典经济理论。对于深受前苏联意识形态影响的中国经济学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思想革命。中国人长期以来所习惯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受到了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猛烈冲击...
評分《超越经济人》后记 30年前,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引进了市场机制,而且也引进了描述市场机制的西方新古典经济理论。对于深受前苏联意识形态影响的中国经济学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思想革命。中国人长期以来所习惯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受到了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猛烈冲击...
評分书评参见这里 http://dajia.qq.com/blog/386899022392776 1单向度的人 传统经济学只研究“单向度的人”,即自利的理性人。按照这一假设,最难以解释的是人类的同情心,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个重要的人类行为,那就是慈善捐赠。因为拿自己的钱出去做有利于别人而不一定有利于自己...
評分《超越经济人》后记 30年前,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引进了市场机制,而且也引进了描述市场机制的西方新古典经济理论。对于深受前苏联意识形态影响的中国经济学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思想革命。中国人长期以来所习惯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受到了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猛烈冲击...
不錯的綜述
评分社會偏好可以納入經濟人的分析框架的,作者在糾結什麼?
评分力薦葉老師此書。跨學科中心這麼多年,分量最重的一本書。寫得也很清楚,用BPC、行為博弈和演化均衡作為理論基礎,分析行為、偏好與演化,技術上分彆對應行為博弈實驗、腦神經成像研究以及計算機仿真。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本書。#翻書黨
评分思路非常清晰,很好的行為經濟學入門書籍
评分做個瞭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