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王力 随笔 散文 随笔散文 笔记 中国文学 语言学 大学问家的小品文
发表于2025-02-23
龙虫并雕斋琐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力,字了一。这是王力先生的散文集。
提起王力先生,人们往往顿生敬意:是的,所有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热爱汉语言的读书人,谁没有受惠于他呢?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教学生涯中,王力先生不仅为许许多多的人提供了语言学领域的启蒙教材,也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专家,同时,近千万字的著作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中国语言学界的建筑师”。
王力(1900-1986)字了一,生于广西博白县。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1924年到上海,先后入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学习,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王力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他的主要著作有《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中国语文概论》(又名《语文讲话》)《古代汉语常识》《音韵学初步》《古代汉语》《中国语法纲要》《同源字典》《汉语史稿》《龙虫并雕斋琐语》等40余部。
小试牛刀之作,多半妙手偶得,少半死憋硬挤。现在能写这种嬉笑怒骂文章的人越来越少,都正襟危坐面目俨然得无聊。
评分【KPW3】原以为是语言学类别的问题讨论,类似周有光《随想录》第四部分,读来才知道是为报社撰写的小品文。最初文风幽默,看的人会心一笑,只是时事艰难,越到后来越愁眉苦脸起来。先生好喜欢用四六啊,不看注释不明白系列,我大概是在读《滕王阁序》吧。
评分【KPW3】原以为是语言学类别的问题讨论,类似周有光《随想录》第四部分,读来才知道是为报社撰写的小品文。最初文风幽默,看的人会心一笑,只是时事艰难,越到后来越愁眉苦脸起来。先生好喜欢用四六啊,不看注释不明白系列,我大概是在读《滕王阁序》吧。
评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何等浅的器量!“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这是多么令人作呕的神情!
评分当年读过的版本,家里除了周氏兄弟,保留散文集的也就是,王了一、梁实秋这些家了。。。
在地坛书市淘到的旧书。一位大叔推荐的。 没想到王力的散文写这么好。语言学专家随便一写就超过那些以文学为事业的人。让多少人惭愧啊!
评分一些细碎的东西零零散散地被勾勒而出——战乱年代的琐话,虽说有些常常无关大雅的唠叨,似乎总是陈述着混来稿费过生活的学者之无奈,然而人情冷暖里依然渗透着那种生活的滋味。 常常用典,却带着节制,细细咂摸,甚是可爱。
评分文/严杰夫 当年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传记,读到过一段掌故:在留学巴黎期间,王力因为经济原因,经好友介绍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译稿,尚在馆内工作的叶圣陶先生收到了其第一部译著,读后曾说,“信达二字,钧(即圣陶公自己)不敢言,雅之一字,实无遗憾。” 自此,我就一直对王...
评分-读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有感 说实话,9月份的读书计划是被这个别致的斋号吸引才决定的。乍一看“龙虫并雕斋”,像是一个手工作坊,似乎能够看到一个慈眉善目的白须老者,在灯光下,神情专注的雕刻者手里的作品,或木或玉,细细的碎屑从刀下剔落,随着手指的节奏顺着指缝滑...
评分文/严杰夫 当年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传记,读到过一段掌故:在留学巴黎期间,王力因为经济原因,经好友介绍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译稿,尚在馆内工作的叶圣陶先生收到了其第一部译著,读后曾说,“信达二字,钧(即圣陶公自己)不敢言,雅之一字,实无遗憾。” 自此,我就一直对王...
龙虫并雕斋琐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